清朝末年武状元和武举人的名单有吗

如题所述

武国栋、张三甲、张鸿翥、卞赓、张宪周等。

1、武国栋

武国栋,男,光绪二十一年武状元,也是中国倒数第二个武状元,直隶天津人。

2、张三甲

张三甲,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于开州户部寨村,一个清贫而又尚武世家。自幼因受父辈熏陶学到不少招数,及长武艺日精,不管是枪、刀、剑、戟,还是弓箭、软鞭等各有独至之处,尤以大刀起舞称著乡里。

3、张鸿翥

张鸿翥(1868—1931) 字长河,号高腾,江西饶州鄱阳东湖里(今波阳县)人,及第日期不详,首任安德参将。

张鸿翥出身农民,自幼随父母在农田劳动,练得一副好身体,身材魁伟,臂力过人,又拜师学习武艺,参加乡试中武举人,参加会试时,因家庭贫困而无路费,老师赠他白银一锭,银元二百块,以备途中使用。

经过骑射、演刀、博虎、抛练共四场比武,鸿翥夺得一甲第一名,由皇帝亲点为武状元,初授头等侍卫。

4、卞赓

卞赓(1850~1906年),字虞卿,东海郡(现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中正社区)人,因排行第三,又称卞三,清光绪十八年壬辰武科状元。

5、张宪周

张宪周(1862-1914),字道东,山东曹州郓城(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张鲁集镇状元张楼人),因张宪周中状元,其村后人更名状元张楼,清末武状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国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三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鸿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卞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宪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王世清,直隶顺德府南和人(今邢台南和人),武功盖世,臂力过人,“一箭透三甲”,大清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御笔钦点武状元。

陈瑞麟 ,字定亨,浙江苍南仙居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武举。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张三甲,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宪周(1862-1914),字道东,郓城县张鲁集乡状元张楼(因张宪周中状元,其村后人更名状元张楼)人,清末武状元。    

马殿甲,(1777---1849),字捷三,号肃斋,邓州市穣东人,马殿甲十岁时丧父母。幼年有大志,但家贫不能读书。

稍长,学弓箭,练习剑戟,未几入武学。嘉庆丁卯乡试获捷,辛未会试,以第九名武进士,钦点武状元。

扩展资料

清代武举制度与大清帝国相始终。

鸦片战争以后,频繁的御侮战争中,早就显露出武举人材不能适应新的战争,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想上的差距。

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陈规,玩岁愒日,武举考试竟一直被延续下去。光绪二十一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他说:"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八比试帖之弊略同。积弱之端,未始不由于此。"他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

然而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一拖便是几年,光绪二十四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

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来,"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试枪炮。"然而依旧未能实行改革。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可惜这已经太晚了,仅仅十年后,大清帝国便宣告灭亡了。

清朝以铁骑劲弓得天下,所以前期几个皇帝都很重视讲习武艺,时时强调"文武并重",力图保持满族劲悍尚武的传统。

然而,由于受到汉文化的不断浸润和持续执行"右文"政策,使朝野上下重文轻武之风日益浓烈。于是,不但在观念上,就是实际待遇上,武科地位也比文科低得多。

文科殿试揭晓后,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及名次都要郑重其事地刻在"进士题名碑"上,这些碑至今还完整无损的保存在北京国子监旧址。此外,官私刊印的《馆选录》、《鼎甲录》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一类书籍很多,差不多随处可见,因此清代文科进士的情况非常清楚。

武科就大不相同了,既没有"题名碑"制度,也很少有专载其事的书籍,对整个清代武科概况,包括武科鼎甲情况,不要说后代,就是当时人也往往不能言其详。

幸好近人朱彭寿曾做过一番统计,留给我们一份珍贵材料。加上还有其它方面的材料,使我们对清代武举鼎甲情况大致有所了解。

清代的武会试,自顺治三年(丙戌)开科,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进行了一百一十二次。也就是说一共产生了一百一十二个武状元,还有一百一十二名榜眼和探花,总计武科前三名(鼎甲)是三百三十六名。

一百一十二年武状元的姓名都有记载,但目前能确知其籍贯者只九十二人,其余二十一人还有待于考求。这九十二个武状元,河北省出的最多,共三十二名。

以下山东十三名,浙江八名,江苏六名,河南、山西各五名,广东四名,甘肃、福建各三名,江西二名,四川、陕西各一名。此外,汉军旗六名,满军旗三名。

这个统计不完备,也不是很准确的,不过大略可见各省武举基础的差别。所谓武举基础,可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尚武风气,二是文教水平。

河北省武状元最多,武榜眼、探花也比别的省多,这与河北省武风素盛分不开。正因为河北省武风基础好,所以清朝对河北省特别重视,乡试名额总比他省给得多。陕、甘二省古多名将,尤其是甘肃,虽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但自来"人才健壮,强勇者多,骑射娴熟,胜于他省。"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中的名将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都出在陇右,所以清朝对陕、甘二省总是另眼相待。武乡试名额,顺治朝规定陕、甘各二十名,后经康、雍、乾三朝追加,两省都增至五十名,这比许多大省的名额都多。

有清一代,甘肃出了三名武状元,一名榜眼,四名探花,以甘肃的经济文化和人口而言,这个数字不能算小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甘肃包括宁夏,三名武状元张文焕、马会伯、李如柏都出在宁夏,五名榜眼、探花中,也有三人出在宁夏。人口不及江南一个大县的宁夏,居然出了六名武科鼎甲进士,这不能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19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光绪二十一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他说:“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八比试帖之弊略同。积弱之端,未始不由于此。”他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然而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一拖便是几年,光绪二十四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来,“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试枪炮。”然而依旧未能实行改革。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24
没有,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