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目前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目前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4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其原因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人们对“市场化”改革的反思乃至在反思名义下的否定。对于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市场化之间的关联,或许有待于更为深入地研究,简单化的断语可能有失偏颇。这其中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是我国的市场化是否存在一些特殊性,而这些特征对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改革的初衷决定的。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高度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并且这种分配体制导致了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因此,与一些小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在改革过程中,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不是如何调动各类资源参与经济增长过程,而是试图通过激励机制的改变来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最为典型的表现在通过建立起差异性的工资制度或按劳动分配体制来增强劳动生产率。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改革前收入分配体制中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如工资的长期冻结导致收入分配的代际不平等、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形式导致的城乡差距、根据身份等级分配的实物收入与福利补贴等。相对于传统体制来说,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原有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的纠正以及原有体制中被掩盖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的显性化。在改革过程中,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强。

  在收入决定中,个人生产能力特征因素,如教育等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强。这不仅表现在教育收益率不断上升,也表现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收益率的差异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也在不断上升。

  人们对于市场化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不满大体上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失业下岗现象,因此部分人群被排除在经济增长之外,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且收入水平甚至出现绝对下降,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在市场化过程中,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与人们生活关系重大的医疗、教育以及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构成了居民生活支出的重大压力,而这种变化也被认为是由于市场化改革造成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市场化过程中,对贫困人口、脆弱人群缺乏应有的保障;收入分配的结果表现出在市场化过程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向;等等。

  无可否认,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市场化改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的某些问题并不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一种不完善的市场体制下产生的,或特殊的市场化方式造成的。尽管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行了近30 年,但关于究竟什么是市场化,并没有过准确的理解。从实践来看,对市场化的通常理解可能更强调的是商品货币关系、对经济关系的货币价格调节。从经济学来看,市场存在着多种结构形态,不同结构市场中所形成的价格决定机制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单个的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交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通过操纵价格来获利;生产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之间不存在进入或退出壁垒;交易双方都不存在信息障碍。

  因此,交易双方,包括单个的买者与卖者在交易过程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一特征与我国经济改革中的诸多方面是不相吻合的。在某些方面,由于利益集团的干扰,市场结构被刻意扭曲,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福利与利益在“公平交易”的名义被强势的一方攫取。某些垄断行业不仅通过其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甚至让国家或全民为其经营不当行为、经营风险买单。因此,市场化改革并不能简单地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不能将市场化简单地归结为价格调节,而应当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参照,只有这种竞争机制才能形成公平的交易行为与价格水平。构建、维持并完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才是市场化改革的真正含义。

  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这将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市场上获得大致相当的收益率。这一机制将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因此,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相反,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最根本的途径仍在于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与行业壁垒。这些现象表明,恰恰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导致医疗、教育以及住房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买卖双方议价能力的差异则可能成为这三类价格上涨的共同原因。在这三类市场上,买方通常都处于弱势地位,卖方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卖方掌握了更为主动的价格决定权。这种买卖双方权利不对称的市场化导致了买方福利以公平交易的形式向卖方的转移。市场化过程中交易双方权利不对称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市场化”名义下对资本收益的过度保护与对劳动收益的保护不足,资本与劳动在收益的分配中未能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得资本收益压低劳动报酬。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出现的对职工利益缺乏有效保障;农民工被恶意欠薪并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等,这种对劳动收益的漠视及对强势资本利益的维护更甚于诸多市场经济国家,这不仅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导致收入决定方式背离了普遍存在的公正观念。

  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大量的灰色收入与非法收入,由此导致了对居民收入监控的困难、税收等收入调节政策缺乏应有的效力。这些问题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变得更加突出,但其本身并不是市场化所导致的结果,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易过程中的结算方式造成的,相关改革若能推行,则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简单的。收入差距描述的是不同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客观状态,社会公平描述的则是人们的观念意识、价值判断。收入差距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是不公平的。不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并且每个人的公平观念也是难以观察的。因此,我们所能讨论的只是公众对于收入差距的公平感受,或公平感。尽管对于公平的讨论已经不少,但关于公平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仍非常缺乏。现有的调查结果多数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高出了居民的心理承受(即相当部分的人群认为收入差距过高);对收入差距的评价也多为不公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26
魏茂习 是个书呆子写的那些东西你自己能看懂吗

天堂才俊说到了正题
第3个回答  2010-05-16
记得发了一次了答案,好像被和 鞋掉了。你现在知道造成目前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