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男子的昵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古代对男子的称呼主要包括公子、郎君、大哥、哥儿、官人、大侠、义士等。在古代,"公子"这一称谓通常用以指代官僚贵族之子。例如,《仪礼·丧服》中提到:“诸侯之子称公子。”而在《公羊传·庄公元年》中,亦提及“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这里的“女公子”则是指诸侯的女儿。
"郎君"是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如《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中所述:“郎君源行未可前,待我整容仪。”此外,它也用以称呼官吏或富家子弟。
"哥儿"这一称呼有多种含义:1、指兄弟,如《水浒传模困》第三九回:“小弟哥儿两个也兀自要来投奔哥哥。”2、对男孩的亲昵称呼,《红楼梦》第二九回:“张道士也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3、泛指男子,常带有亲切之感。
在宋代,夫妻间的称呼更为多样化。"官家"是宫廷中用以称呼皇帝的词汇,而平民之间则常用"官人"来称呼丈夫。这一称谓至今仍存,新婚夫妇有时会被戏称为"新郎官"和"新娘子"。许仙是这一称谓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