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十三品的关于褒斜栈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在汉中市城北17公里褒河水库内。这里原为长250公里的峡谷,南口名“褒谷”,地处原褒城县境;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故统名褒斜谷,谷中栈道则名褒斜道。
汉中因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故有“小江南”之称,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但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交通极为不便,物资运输受到阻碍,于是汉中有了举世闻名的栈道。也就是蜀道。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中最著名的褒斜栈道贯穿秦岭山脉,道南口是“褒谷”,位于陕西汉中,北口称“斜谷”,在陕西眉县,故为褒斜道。全谷长250公里。这里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汉明帝下诏在褒谷最险处开凿穿山隧洞。历时6年,一条长15米的穿山隧洞开成,古称“石门”。石门隧道内壁光滑平顺,没有斧、凿、钻等痕迹。石门是用什么方法开凿的呢?古人用油脂含量极高的松柏作燃料煅烧山崖四到五个小时,再向灼热的崖面泼水或醋,使其骤然冷却,自然酥裂,然后再用铁制工具剥离。就这样,先民在1900多年前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
褒斜道自东汉以来,因政治和军事的原因时开时闭。每一次开通,或记事或咏颂大多会采取摩崖石刻的方式。镌刻于临山石壁上的“摩崖”文字备受人们青睐。石门摩崖石刻以记述褒斜栈道开凿、水利修建、以及题咏为主要内容,在时间上上迄东汉,下至明清,尤以东汉永平年间的《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北魏《石门铭》等最为著名,受到历代中外书家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