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驾驶中,有哪些危险驾驶恶习需要避免呢?

如题所述

日常驾驶中其实有很多恶习存在的,这些隐藏的危险有可能危害我们的生命!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很多人就是因为抱着侥幸的心理,才会导致这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1、开车打电话

我们经常在路上会遇到前边的车辆正在慢悠悠的开着,超车过去一看,原来驾驶员正在打电话。有时甚至可以在高速路看到驾驶员居然在超车道里边打电话边开车。其实,这样边打电话边开车,容易造成驾驶员分心,开车本来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如果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就非常有可能发生意外。

2、开车穿拖鞋

夏天的时候穿拖鞋开车既好看、又方便还凉快,但你必须十分清楚,路上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慌乱之中穿着拖鞋极其危险。驾驶车辆双脚经常要协调动作,选择一双可脚的鞋子其实非常重要。如果你此时穿拖鞋驾驶车辆,一旦若遇到紧急情况,踩踏油门或刹车肯定很不敏捷,此时任何延误操控时机的行为,都极有可能酿成交通事故。

3、随意变更车道压线

很多驾驶员可能只注意前方的红绿灯,却忽略了地上一根根的标线。其实,分隔车道的单、双黄线以及路口的白色实线都属于禁止标线,行驶过程中压线、越线都属于交通违法行为。最常见的就是随意变更车道引起的压线行为。快到红绿灯了,看到隔壁车道更空,方向盘一打,车子越过白色实线换到另外一个车道,这就属于违反禁止标线。还有的人为了超车,车子压着双黄实线开上一段,也是违反禁止标线。

4、开车时抽烟

有些车主,在开车途中困了,就想着抽烟来解困,殊不知,在行驶中抽烟也相当的危险。首先是烟雾会弥漫整个车厢,会造成视线不良。其次,开窗的话,也会让烟雾反吹到车内,一不注意,就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日常驾驶中存在的危险驾驶恶习介绍,大家在平时开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意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9

我去年年底的时候刚拿到的驾驶证,我的教练是个嘴硬心软的人,在我拿到驾照后他特意告诉了我在驾驶中有哪些恶习是不能要犯的,要避免,这样才能能尽量提高我们的人身安全,现在我就来给你说说有哪些要避免的驾驶恶习吧~

一、不看后视镜

我练科三那会儿,变道的时候完全不看后视镜的,就是打了转向灯就直接变过去了,像这个问题很多刚拿了驾照的新手都是有的,练科三的时候有教练在旁边保驾护航,可是拿驾照上路了那就要靠你自己了,刚拿证的时候我还是有这个恶习,有一次我也是没看后视镜就变道了,然后边刚好就有辆车,它也没想到我会突然变道,就追尾了,从那之后,我就记住了变道一定要看后视镜,可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二、状态不好的时候开车

状态不好的时候开车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去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奶奶因病去世,然后我和爸爸妈妈都是在外省的,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爸爸就急忙带着我们开车回去,我爸爸连着开了七个小时的车,真的就是精神高度集中的那种,再加上那天还下了雨,一路上经历了两次打滑,一次差点撞到高速护栏,还有在市区差点追尾,虽说有惊无险,但也真的好吓人

三、故意别车

有些人真的很讨厌,看到别人的车贴了实习标或者看到女司机就故意去别车,我记得我刚拿证那会儿就碰到一哥们故意别车,差点出事,我知道有些人看不惯女司机,那就离远点儿啊,凑那么近,碰到我这种技术不好的,一紧张,刹车油门可能都记不清,故意来找事儿,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嘛

四、不保持安全车距

各位老司机们碰到教练车一定要离远点儿,练科三的时候我走了会儿神,等回过神的时候发现离前车很近,我就猛踩了脚刹车,后车没想到我会突然刹车,然后就差点追尾,我的教练对我好一通输出啊,然后说了句后车也有责任,没有保持安全车距,跟车跟得太近了,还警告我们以后拿证了也一定要多注意这个问题

五、向车窗外扔垃圾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视频,就是有个人乱扔垃圾袋,然后垃圾袋飞到后车的玻璃上了,挡住了后车的视线,这样真的很容易出事儿诶,不过那个人运气比较好,过了会儿那塑料袋又被吹走了,但是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好,出门的时候最好自己带个装垃圾的东西,等到了服务区再把垃圾清理掉

看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占了几个或者说还有其他恶习呢,有的话一定要改过来,不然真的很危险,我们要做到安全驾驶,我以前看电影的时候,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现在送给你: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第2个回答  2023-03-12

日常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人开车,做一些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而这些不安全的开车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驾驶行为,分分钟可能会导致危险事故发生。这些陋习你也有吗,让我们细说看看。


1. 不系安全带

根据不系安全带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事故中,佩戴安全带可以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上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减少死亡率80%。

在很多老司机看来,车速高的时候需要佩戴安全带,车速较低时可以不用佩戴。但实际情况是尽管车速较低,倘若发生碰撞,车内人员还是处于惯性无法很好控制身体,就会与方向盘或挡风玻璃发生碰撞,造成身体损伤。所以,为了出行安全,安全带随手系上,是一件重要的“小事”。

2. 开车打电话

因为开车打电话引起的事故每年都在发生,因为开车打电话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对突如其来的车况没办法做好应对,从而发生事故。可能车主会觉得打电话只是几分钟的事,加上单手也可以正常操作,正是因为这种陋习,常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殊不知坐在后排的乘客看着你的电话“瑟瑟发抖”。

3. 超速行驶

中国高速最高行驶速度为120码,大多数国道限速60-80码,为什么需要限速呢?因为速度越快,驾驶员的感知能力下降,影响视觉,无法做出准确反应。同时速度越快,对驾驶员精力消耗更大,车辆的稳定性变差,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再者120码相对60码带来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同时刹车距离变长,要知道车辆带来的撞击损害是很大的。

所以,超速拍到要罚款,也就是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4. 跟车太近

城市道路中很多车主喜欢紧跟前车,生怕被人插车,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间段。适当跟车可以,别跟太近,要小心前车突然刹车导致追尾事故,这样就更浪费时间了,文明驾驶,不要随意乱插车。特别是高速上,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能跟车太近,做好防范准备。

5. 占用应急车道

这个也是一个陋习,应急通道的初衷是用来方便真正需要的车辆通行,倘若前方发生事故,应急车道可以方便救护车进入,及时处理伤者。如果应急车道被占,因为我们的陋习而导致有需要的人无法得到帮助,而发生悲痛的事故,这会是一件十分愧疚的事情了。

所以文明乘车,摆脱陋习,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6. 抢黄灯

黄灯亮时,可能我们可以刚好通行不违法,但两侧行人已经开始通行,当我们抢在黄灯亮时强行开过路口,与行人在路口相遇,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堵在路中间无法通行,造成交通拥堵。

所以,黄灯亮时我们应该遵循“车让人”原则,尽量停在斑马线外,同时避免被前方大货车遮挡视线,跟车冲黄灯,造成抢灯违法。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黄灯时尽量在斑马线外等待,摆脱这个陋习。


有许多开车的司机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是一名老司机,即使自己做了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也不会发生任何的问题,殊不知就因为你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奉劝那些由以上这样恶习的司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23-03-10

日常驾驶爱车上下班经常遇到不规矩的驾驶方式,今天早上就遇到这种情况,我前面一辆小车,小车前面一辆大货车,路面窄,我后面一辆宝马,直接穿越超车,越过我们两辆车,无法超越大货车,造成对面车子无法会车,当场发生交通堵塞,正因为我后面宝马车超车恶习,霸道强行超车造成的,所以说危险驾驶太不应该了,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甚至于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通过日常驾驶中点点滴滴路上违规驾驶总结了以下原因;

1.驾驶员心理素质较差

结合现阶段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大部分事故引发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会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暴躁、应变能力较差等影响。

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出现操作行为不当情况。同时,感知力、注意力较差,无法在应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情绪、态度影响也会出现操作不规范情况,往往会引发违规操作现象。例如,路怒症就是较典型的心理情绪,大部分驾驶员均有此问题,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情绪、思想等受到影响,出行过激行为、过激操作等,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行为操作影响

驾驶员出现不安全行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酒驾。

醉驾往往是大部分人自身不在乎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并存在侥幸心理。但因酒精会麻痹驾驶员的感官、感知能力,无法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因失误操作而引发交通事故。

第二,超速行驶。

因驾驶员在超速行驶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及汽车制动性会降低,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

第三,疲劳驾驶。

此状态是驾驶员长期驾驶,视觉、感知均存在障碍,不免会出现失误操作、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依然会引发交通事故。

第四,驾驶水平较差。

因驾驶员对车辆驾驶并没有严格遵照交通规则规范行驶,在此条件下,因驾驶员无法操控车辆,存在违背交通规则情况,引发错误驾驶、违规驾驶现象。

3.判断偏差

往往是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各种事件环境进行采集及处理,而环境事件会受各项因素影响,不能对环境事件实际情况统一处理,

如:车况自身条件、实际条件等,因各项条件均存在差异性,驾驶员在判断方面出现偏差,

如:驾驶车辆与后车间距预估、道路路况判断等,均会出现行为差错,严重的还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4.交通环境影响

交通环境对驾驶人员行为差错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

其一,考虑大部分公路均处在山区地区,盘山公路、隧道等恶劣的行车条件,会增加车辆驾驶难度与操控难度。再加上驾驶员判断能力不足或是失误操作而引发交通事故。

其二,部分道路中会设置绿化带或者绿化植物,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使过高、过密的绿化植物遮挡驾驶员视线,因行驶中出现视觉偏差,造成操作失误。

其三,自然条件影响,在大雨、大雾等天气下,道路条件极差,路面摩擦力降低,在行车辆驾驶过程中遇到众多问题,驾驶员自身的生命安全无保障。

危险驾驶恶习;

1、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不安全。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得越高越亮越危险。

2、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挂在挡位上,这样才是防止车辆因路面不平避免下滑的最好办法。

3、高速拐弯时,一边踩离合器,一边踩刹车最不安全。无论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车辆的惯性,应该将挡位放低后再踩着刹车行驶。

4、拐弯或并道时,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因为,有时反光镜调节得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几率,仅从反光镜不能完全判断正确性。

5、光滑的路面应学会用好挡位来控制车辆行驶。

6、习惯性踩离合器不是减少麻烦的办法。习惯性踩离合器不但对机器不好,反而麻烦会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7、单向行驶如果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不安全。因为无论是前后行驶的车辆都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

友情提示正确的驾驶姿势:

第一步、调整离合器、刹车、油门与腿部及座椅之间距离;

第二步、调整座椅角度和高度;

第三步、手臂与方向盘之间距离调整;

第四步、安全带高度与肩部距离的调整;

第五步、头枕与头部之间的调整。

第4个回答  2023-03-10

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不过不同驾驶者的开车习惯也会不同。有的开车习惯值得我们大力称赞,而有的开车习惯则应该立即改正。今天,我就来说一说那些危险驾驶的恶习,小伙伴们这些恶习一定要注意避免哦,不然的话“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1、不看后视镜

很多新手开车都很紧张,担心安全事故,所以在开车的过程中一直盯着前方看,忽略了看后视镜和倒车镜,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而且会导致你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在开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观察后视镜和倒车镜,这会将事故概率降低一半。

2、不穿合适的鞋子开车

有些车主日常生活的时候比较随意,穿着拖鞋就直接开车了。当然,这样的做法是我们不提倡的。要知道穿着拖鞋开车不仅影响驾驶,还会危及自己的安全,这不亚于“自找苦吃”。所以当我们开车的时候,应该穿合适的鞋子,如休闲鞋、运动鞋等。

3、开车看手机、打电话

如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就让一些人被手机控制了,开车时候也忍不住去看手机,但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你不知道当开手机的那一刻,前方会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发生。此外,作为一名汽车司机,开车时打电话也是一种坏习惯。因为如果你边打电话边开车会分散注意力,万一发生什么事故的时候反应不过来,,驾驶危险程度非常高。

4、乱扔垃圾

还有一种恶心是我深恶痛绝的,那就是开车时乱扔垃圾。许多司机随手把车上的纸巾、饮料瓶、果皮等杂物扔出车外,一走了之,但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这种驾驶恶习可能会对后车造成安全威胁。不管是不是司机,还是作为行人,走在路上,乱扔垃圾都是不可取的行为。

5、忘记放下手刹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车主在停车的时候都会乖乖地拉手刹,以防止汽车向后滑。然而,有的车主在第二天用车时就忘记了“前天晚上放手刹”这件事,无视手刹,直接发动汽车开走了。当汽车在行驶中发出奇怪的噪音时,才突然意识到,匆忙放下手刹。这种行为会伤害汽车并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这也是我们要避免的行为。

6、过减速带不减速

我们会在学校、十字路口、居民区和其他地方附近看到减速带。减速带的名称很容易理解,按理来说车主在通过减速带时应该减速。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车主并不在意减速带,即使开车过去也不会减速甚至加速。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种驾驶恶习会让车内的人感到明显的颠簸,非常不舒服,除此之外还损坏汽车的底盘。这种行为也并不可取。


你们还知道哪些驾驶恶习呢?各位中招的车主如果有这些危险驾驶恶习,一定要立即改正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