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data/md5_content_title/ea/eafa5a49e797ffe4de1623104b80cc86.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8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75
两颗感冒药,就能要人命? - 22问答网

两颗感冒药,就能要人命?

如题所述

几天前,这样一则新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岁小伙吃了两颗感冒药,结果全身溃烂,求医数月仍未痊愈,甚至医院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新闻中指出,小伙子罹患的是“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导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以及皮肤坏死继发的感染。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受损,病原体就很容易入侵,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但两颗感冒药怎么就会导致皮肤坏死呢?这就要从免疫系统说起了。

人类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我们体内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岗哨,其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并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时,我们就容易被病原体侵害;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损伤机体自身的组织。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包括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的细胞。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人体就容易发生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免疫自稳——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对特定的抗原(例如自身细胞表面的抗原)不产生攻击等反应,这被称为“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则是指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系统以及机体其它系统间,通过各种作用相互协调与制约,从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免疫自稳功能失调,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健康组织等情况的发生,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

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对外来的物质发生异常的过度反应称为过敏反应。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当过敏原(例如花粉)通过食入、吸入、注射、触碰等方式接触人体时,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一个危险因子,在试图保护身体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使组织胺释放到血液当中。正是组织胺引起了咳嗽、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咽痛、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等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怀疑自己对某种食物、某种药物或其他东西过敏时,可以到医院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试验”,这是目前国际上推崇的过敏原体内检测方法。当有某种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对某些物质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立即特异性地引起皮肤红斑,表示对该抗原过敏。一旦明确自己对何种物质过敏,就可以避免与之接触,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过敏属于超敏反应,所谓超敏反应,就是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超敏反应被分为四种类型,常见的花粉过敏、尘螨过敏、海鲜过敏等都属于Ⅰ型超敏反应,血型不符导致的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症等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慢性哮喘、接触性皮炎等属于Ⅳ型超敏反应,而此次新闻事件中出现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则是Ⅲ型超敏反应的一种。

药物超敏反应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由药物诱发、涉及病毒再激活的超敏反应,对于普通大众来说,DIHS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强烈的药物过敏”。药物过敏与剂量关系不大,敏感的患者,即使只闻到青霉素的气味也能引发过敏性休克,所以小伙子“只是吃了两颗感冒药”却引发了如此严重的症状。

(这一段可以不看)DIH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医学界对此还没有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病人体内药物和病毒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临床上的复杂症状。发病早期出现免疫抑制,B淋巴细胞和IgG显著减少,这一方面导致了病人体内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病毒(例如HHV-6)再激活,另一方面抑制了药物特异性T细胞活化,因而发病比一般药物过敏要延迟。延迟活化的药物特异性T细胞一旦激活,就引起了第一次高峰症状,这是T细胞免疫效应引起的。此时患者通常会停药,但由于病毒已激活,增殖的病毒将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第二次高峰症状。

DIHS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全身反应,症状包括皮疹、发热、多脏器受累(肝炎、肾炎、肺炎等)、淋巴结病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由于典型的DIHS一般在用药后2~6周发病,且停药后症状也可能会持续发展和反复发作,这些不符合通常药物过敏的规律,且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均被累及,因此常被误诊为病毒感染、淋巴增生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严重的DIHS会发展为史蒂芬-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在美剧《豪斯医生》中曾出现过一个全身皮肤大片大片剥落的病患,在剧中他被诊断为患有SJS;而TEN则是此次新闻中男孩被诊断所患的疾病。在临床上,TEN也常常被认为是SJS的进一步发展,是同一种疾病的两个阶段。

DIHS最初通常是较轻微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咳嗽、头痛、浑身酸痛和发热等。随后在面部和躯干等部位会出现皮疹、红斑,触之疼痛并迅速蔓延;之后,眼部、口腔以及生殖道区域的红色皮疹可能会发展为水泡和大疱,胃肠道、呼吸道粘膜也会出现严重反应,甚至可能坏死,这正是SJS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剧,在全身的红斑上将发生松弛性大泡,轻轻一碰皮肤就会剥离下来,看起来类似于Ⅱ度烫伤,病人的皮肤大面积脱落,多处粘膜糜烂,伴随着疲乏、寒战、肌肉痛、发热等症状,这时通常会被诊断为TEN。TEN的病情极为严重,可因电解质失衡、血液感染、消化道出血和器官感染等而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高达60%。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和磺胺类药物是最常见的DIHS诱因,磺胺类、巴比妥类、非类固醇抗炎药、苯妥英纳、别嘌呤醇和青霉素都常出现在病例报导中,但有众多其他药物也曾被报导为诱发DIHS的原因。

如何避免

为了尽可能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应该做到不要滥用药,用药时应该首先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并遵医嘱服用。自行加大服药剂量会给肝和肾带来很大的负担;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决不能擅自把几种药混着吃;有些药物存在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例如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注射后,10~15天内应该严格杜绝饮酒。

若有某种药物的过敏史,应记录下来,并在就诊前主动告知医生,因为对某种药物过敏的人,很可能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过敏。

用药期间或用药后一段时间出现了发烧、皮疹、瘙痒、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加强观察,停药并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必要时就医。

从安全性看,同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安全性大于肌注用药,肌注用药安全性大于静脉用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