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圆,一块月饼甜又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月是故乡明,饼是儿时香。”

比起酥酥脆脆的桃酥、芝麻酥、甜而不腻的江米条,儿时的我更喜欢平时吃不到的月饼。

小时吃的月饼芝麻冰糖心、五仁馅、豆沙馅的居多。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芝麻冰糖月饼,一口一个冰糖子儿。稍稍有点咯牙的糖块,嘎嘣脆,至今都记忆犹新。

五仁月饼,最经典搭配的当然是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记忆中,馅料里坚果焦香酥脆,还有泛着光泽的红绿丝,嚼在嘴里,既有甜味,又有韧劲。

问父母及众人,没人说的上来那是何物。长大后怀着好奇心向做糕点的朋友请教,才得知那是用橙皮、番木瓜皮等切丝放入糖液中腌渍而成的果脯丝。

豆沙月饼是我的最爱。饼皮酥酥绵绵,豆馅沙沙糯糯。啃上一口,满嘴月饼渣,唇齿留香。

豆沙在嘴里翻滚,慢慢交融,好不过瘾。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节,我这个“好吃佬”就在家翘首以盼,等着爸爸妈妈买月饼回家。

那时的月饼包装淳朴,用白色的油蜡纸包裹好,正面印着不同口味的图案,有的是月宫仙境,有的是玉兔望月,有的是花好月圆,还有的是月影花灯。

小心翼翼地打开蜡纸包装,生怕惊动了月饼,碎了饼皮。一边听父母讲述嫦娥后羿的故事,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月饼。

吃到最后,不忘对折一下油蜡纸,一仰头,一抖手,轻快地拍拍蜡纸,将散落在包装纸上的饼皮碎一拥而入地倒入嘴里,嚼上几大口,幸福满满地吞进肚里。

紧接着,还会伸出舌头,把蜡纸里的饼末仔细地舔干净,生怕掉在地上可惜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情到深处分外浓,中秋佳节赏明月,老少男女吃月饼。”

而今,满大街花样百出的月饼里,找到好吃的月饼并不容易,找到好吃的传统月饼则更难。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常驻“无处不飞花”的春城。每逢佳节倍思亲。拿什么传统滋味来安抚我的思乡“胃”?我在老式硬壳火腿月饼那里找到了答案。

这个饼有多好吃?

只要咬一口,就知道过节了!

老式火腿月饼是大文豪汪曾祺先生最为推崇的昆明味儿,又称“四两砣”,号称全国第一。

作为京式、广式、苏式、潮式、滇式五大传统月饼派别之一的云南火腿月饼,没有花哨的外型、有如炸馒头一般。

火腿月饼不仅是云南人的最爱,更远销海外,实实在在的糕点界一绝。

“三分皮,七分馅。三分肥,七分瘦。”

用手掰开:

“枣红皮儿层层酥,火腿诱人白糖甜。”

咬上一嘴,酥皮香得掉渣,火腿馅儿里肉丁粒粒晶莹剔透,犹如熟透的红石榴。肥瘦均匀、颗粒饱满。

慢慢嚼,满嘴都是火腿、猪油、蜂蜜、白糖碰撞出来的迷人鲜香。酥、脆、软、弹、咸、甜……回味无穷。

据记载,云南老火腿月饼始于清咸丰年间。1872年左右,巡抚徐之铭跟官大厨胡善和其子胡增贵,以精制熟面作皮,云南特产宣威火腿之金钱肘为馅,辅以白糖、蜂蜜、猪油。

采用纯手工制作,擀面皮,包裹上精心调配好的馅料,揉搓成球形,放置在烤炉内烘烤,直至外皮金黄酥软,冠名曰“火腿四两砣”。

汪曾祺在其书《人间草木》中曾解释过:以“过去四个月饼一斤,按老秤说是四两一个,称为‘四两砣’。

相传,慈禧太后尝过此饼后大为赞赏:

“酥而不碎,香而不燥,油而不腻,甜而不拗。”

老式火腿月饼堪称是中国美食史上的传奇,拥有着千年历史的宣威火腿堪称其灵魂所在。

据《宣威县志》记载宣威火腿:“身穿绿袍,肉质厚,精肉多,蛋白丰富,鲜嫩可口,咸淡相宜,食而不腻”。

切开断面,肉质细,油脂薄。瘦肉色似玫瑰,肥肉白如牛乳,骨头略显桃红,犹如血气尚在滋润,每一块都是时间的味道!所制作火腿月饼味道自然也是极好。

曾几何时,八月十五未到,买火腿月饼的人就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月饼一出炉便被抢购一空。

据说民国年间,为保证中秋期间火腿月饼的供应,时任云南省zhu席的龙云,更特地派jun队保卫月饼店,以维持购买火腿月饼的秩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从小时候在家吃月饼到现在离家千里盼月饼,老式月饼依旧那么朴实,没有多余的包装,坚守着最初的味道。

昨天收到父母从老家快递过来的老式豆沙月饼,拆开油亮亮的蜡纸,闻到了久违的月饼香味。

咬一口童年的月饼,洒落一地的回忆。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