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道(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这两年,课程融合这个名词越来越耳熟能详,“融合”俨然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

课程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到底该怎么做?在我们前期的尝试中,我认为老师们更多的是在一节课堂之上对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融合,实现在了跨学科的融合。例如:段晓珂老师的《认识方向》,一个小小的方向认识知识将音乐、数学、语文、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相互辅助认知。这样的课堂虽然知识丰富,但往往容易出现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任务重,教师讲得多,讲得急,学生对相关知识囫囵吞枣的现象。另外,教师对融合课程的研究意议、价值所在看不清楚,没有寻找到让融合课程研究持续发展的路径,缺少课程研究的动力。

什么是融合课程?我们需要弄明白这个概念。经查询与总结,融合课程是指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与相关课程不同,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合比学科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这些放到一起的学科都存在了内在的联系。做个比喻的话,这些学科都是“亲戚”。

公众号“校长派”中一篇文章曾提到芬兰新课改首创“现象教学”概念,即事先确定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现象的学习或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主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生成新的课程模块,以此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并行不悖。如小学一到四年级开设的“环境与自然课”,融合了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和健康教育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小学五六年级,该课程开始分化为“物理与化学”、“生物和地理”,到初中再分化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

基于以上经验,我认为我们应关注以下三点:

1.在融合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有系统的课程意识。

我们应组织各科教师应以年级为单位汇聚一堂,依据教材、学情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找到各学科的融合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从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内容安排等方面形成主题化的融合课程,并制定出本年级的融合课课程计划安排,从而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融合课程(每学期可两次)。这既让融合课程的研究能够得到持续化的发展,老师们对学科内融合、学科间的融合也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融合课程要基于主题实现学科融合,也可与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作为主题化老师不必拘泥于一节课之上就能达成学习目标,而是根据课程实际需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在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之中循序渐进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之时,就不能单一地设计一节课程,而是要对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等进行一个完整的设计,在完整的设计中看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这才能解决每节课后教师总觉得课堂容大的困惑。

3.融合课程还应实现学科间教师联合授课。

作为主题化、项目化学习,只有多学科教师参与其中,才能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发挥到极至,学生才能从中学到学科知识的精髓。

总之,融合课程需要我们改变对传统学科的固化认识,实现主题化、系统化、课程化、多人教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