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深得曹操宠信,他儿子被斩时,为什么没有人敢求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1-01

许褚深得曹操宠信,他儿子被斩时,为什么没有人敢求情?先说结论,许仪被斩时,很多将领都为他求情,只是最后钟会没答应,还是下令斩了许仪。

在《三国演义》中,猛将无论怎么排名,一定会有虎痴许褚。许褚是曹操身边两大贴身护卫之一,另一位是典韦,典韦死得早,他死后就由许褚来担任。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能够选许褚来保护自己,足以说明许褚很忠心。

马超起兵为父亲报仇时,曾在渭水杀败曹操,当时西凉兵箭如雨下,是许褚背着曹操坐了小船,一边举起马鞍,为曹操挡箭,一边又单手划船,过了河去,救了曹操一命。马超也曾打算偷袭曹操,看到许褚后,没敢轻举妄动。

至于许褚的战斗力,也不用怀疑,他称得上是一流猛将。

许褚曾单挑过马超,打到两百回合后,他脱了铠甲和衣服,马超也没能赢他,这便是“许褚裸衣斗马超”的经典故事。他还曾两战典韦,都是平手;跟赵云打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以一敌二,大战韩当周泰三十合等。

作为许褚的儿子,许仪本领也不差。

不过,许仪后来因为打败仗,被钟会下令给砍了。许褚深受曹操信任,也是魏国开国名将之一,为什么他儿子许仪被钟会所斩时,无人求情呢?

这个问题,严格来说并不严谨,因为许仪被砍时,不仅有人替他求情,而且还有很多人求情。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司马昭、钟会和邓艾三路伐蜀,钟会作为一路军主帅,决定先派一位大将做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一人自告奋勇,要做先锋,此人正是许褚之子许仪。

对许仪的毛遂自荐,众将认为“非此人不可为先锋”,而钟会也认为许仪“乃虎体猿班之将,父子有名”“可挂先锋印”。这从侧面说明,许仪的本领很强,因为当时钟会帐下还有大将田续(杀掉邓艾的人)、庞会(庞德之子)以及胡烈等人呢。

而当许仪领军到南郑关时,想要多关卡,但被蜀将卢逊用诸葛连弩击退。许仪回去禀告钟会,于是钟会亲自带百余骑来看,关上果然万箭齐发。钟会拨马而走,卢逊则亲自带了五百人出城,追杀钟会。

钟会过桥的时候,马蹄陷在桥中,差点把钟会掀下马。钟会没办法,只好弃马步行,卢逊一枪刺来,幸亏魏将荀恺回马一箭,射死了卢逊,救了钟会。

回到中军大帐,钟会就要杀许仪,此时,部将都为许仪求情了。

叱左右推出斩之。诸将告曰:“其父许褚有功于朝廷,望都督恕之。”会怒曰:“军法不明,何以令众?”遂令斩首示众。诸将无不骇然。

这里提到“诸将”,说明当时钟会帐下的将军都为许仪求情了,只是钟会没肯饶恕许仪,还是下令杀了许仪。

诸将都已经求情,为什么钟会还是坚持杀了许仪呢?其实也不能怪钟会,主要是许仪犯错很严重。

许仪当时是先锋官,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或者攻城拔寨,保护主帅。可是,面对卢逊,许仪让钟会孤身犯险,这本就错了;还有,钟会回马时,马蹄陷在桥里,差点被卢逊赶上杀掉,这是最大的问题。

先锋官就是要为大军开辟道路,搭好桥梁,解决一切行军问题,可那座桥的问题,许仪却没能发现。若不是荀恺及时射箭,救了钟会,钟会就被卢逊杀死了。如果三军统帅都死了,仗还怎么打?损失就太惨重了,先锋官的脑袋还能保住吗?

所以,钟会回去就用这个理由,要砍许仪。

会唤许仪至帐下,责之曰:“汝为先锋,理合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专一修理桥梁道路,以便行军。吾方才到桥上,陷住马蹄,几乎堕桥;若非荀恺,吾已被杀矣!汝既违军令,当按军法!”

自己差点都没命了,换谁谁不生气?

假如你是一个大老板,正坐着车呢,司机却因为喝酒醉驾或者其他事,开翻了车,让你从车里滚了出来,还差点被大卡车给撞死。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生气?别说你是大老板,哪怕你就是个普通乘客,面对这样的司机,你也想打死他。

这种没有做好具体工作,又给主帅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即便被砍了头,许仪也不冤。那种情况下,又是钟会气头上,诸将谁还敢再去劝主帅善良一些?未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原因。

司马昭伐蜀时,许褚已经死了,许仪没了父亲的庇荫,多少有些势单力薄。倘若许褚还在世,就算钟会再生气,再想杀许仪,恐怕也得给许褚几分薄面。

这就好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由于马谡所犯错误太大,造成的后果太严重,所以即便大家求情,诸葛亮也要处死马谡。否则,就无法服众,更不能震慑三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