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缩招甚至停招」,是不是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了?

年来,随着研究生持续扩招,这一问题被反复热议。公众对于“人才过剩”的敏感神经,似乎开始集中在学术型硕士身上。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公告,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1个回答  2023-08-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近年来,由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调整,一些专业的学硕招生规模出现了缩减,甚至停招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学硕与研究生本身的定位不同。学硕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实际操作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学硕招生规模缩减或停招的情况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招生规模并不会受到影响。

其次,学硕的缩减或停招可能会使得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加大。由于一些专业的学硕招生规模出现了缩减,学硕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会加大,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硕毕业生转向研究生。研究生的就业市场相对较窄,如果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没有相应的增加,那么可能会导致研究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在学硕缩减或停招的情况下,学校应当考虑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此外,学硕的缩减或停招也可能会对研究生的科研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硕的招生规模缩减或停招,可能会导致一些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资源减少,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同时,学硕的停招也可能会导致一些研究生课程资源减少,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学硕招生规模缩减或停招的情况下,学校应当考虑如何保证研究生的科研资源和环境,以确保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质量。

最后,学硕的缩减或停招可能会使得研究生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一些专业的学硕招生规模出现了缩减,学硕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会加大,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这就意味着,研究生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要想获得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就需要更加努力。

综上所述,学硕的缩减或停招并不一定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因为学硕和研究生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同。然而,应当注意到学硕的缩减或停招可能会对研究生的就业、科研资源和竞争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成果和思想碰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

第2个回答  2023-08-01

考研不容易,读研更要用心啊。



近日,广西大学宣布取消138名研究生学位申请资格,44名研究生导师被暂停招生资格。









近年来,除了广西大学,还有些高校也在执行分流淘汰机制。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四川大学对300余名“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此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都曾发布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



其实,早在2019年教育部就出台过关于不适合读研的学生分流政策,官方劝退。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教育部门也看出来现在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考研,并非出自对学术的热爱,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选择,很多考上的混日子,导致“水分”研究生太多。



如果经过认定,一个人根本不适合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勉强发给其研究生学位,可能损伤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公信力,所以对于这种混日子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



已上岸的安安就是“人云亦云”中的一员,她说对自己读研的决定很后悔。



“我本科还可以,一般211,虽然学的专业一般只能找国企,但学校在本领域还挺出名的,本科应届生找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至少饿不死。



大四考本校没考上,在家复习一年考上了。

读研一年多了,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读研吧。英语不行,编程不会,能力太菜。我知道大家都很鄙视水论文现象,但我真的很想水一篇毕业,可惜连水都难...

每天压力山大,但是压力越大越不想搞学术,怕见导师,怕见同门,怕看文献,甚至连电脑都怕打开。压抑,迷茫,连硕士毕业都愁,感觉自己就是个垃圾。

以前阳光积极,意气风发。现在感觉就是个负面情绪垃圾桶。为了避免家人朋友担心,还得装出一副我很好的样子。

现在连朋友圈都不想看,看到工作的朋友真的很羡慕。别人已经工作好几年了,自己还靠父母养着。后悔读研,后悔选择这个专业。想退学,又不敢,天天怀疑人生。”









像安安这样,读研后感到后悔的同学并不是少数。



20年考研人数341万,21年考研人数377万,按照这个增长率,22考研人数将突破400万。



虽然年年在扩招,但扩招也无法拯救所有人,仍然会有大批的考研人成为陪跑。



在陪跑的这些人中,有的人并非不努力,或许是真的不适合考研。



而研究生分流机制已经开始,且一定会贯彻落实,如果你在研究生阶段不努力,哪怕已经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成本,依然无法拿到学位。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适不适合考研,还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



以下这三类同学,一定要慎重考研,不可盲目跟风,否则即便考上,读研也是一种煎熬。



第一类:逃避就业,盲目跟风的人



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考研,有些工作可能要求实践经验更多一些。



有的同学可能想逃避就业,或者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考...所以你自己才选择考研。



我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同学一下,没有坚定的考研目标,是很难走到最后的。



考研这一路上很漫长,如果意志力不坚定,你遇到一点困难都很有可能放弃。



大家要从个人兴趣、就业方向、家庭期望、考研院校专业等几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不能盲目跟风。









第二类:缺乏扎实基础,读研期间依然混日子的人



有的本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混日子,时常出现挂科的情形,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感到厌倦,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选择了最好考的研究生深造途径,考进一个普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本科期间逃避的问题,研究生期间依然会困扰你。



这类学生读研后很可能继续混日子,那么研究生毕业之时的结局可想而知,极有可能会被分流出局。



第三类:本科专业属于应用技术类专业,更注重动手能力



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读研。比如,工科专业学生的考研比例,要比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考研比例低很多。



因为一些注重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类工科专业,更多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操纵能力,而非理论研究能力。



像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做程序员,经过两年的锻炼时间,快速成长;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之后,同样选择做程序员,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可能不如本科,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综上,考研虽能帮你提升学历暂缓就业,可如果不清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当初的救赎也会成为深渊。



所以,小新希望大家能客观冷静的对待考研和读研,认清自己的能力,预判未来的局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





第3个回答  2023-08-01

学硕缩招甚至停招可能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的情况出现。下面我将列举几个可能的分流情况。

1. 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流:学硕缩招或停招可能导致学术研究人才的减少,而专硕的做大做强则会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量。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可能会面临选择学术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分流,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

2. 学科领域的分流: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科领域的人才供给紧张,而专硕的做大做强则会加强对某些学科领域的培养。这可能会引起学科领域之间的分流现象,一些研究生可能会选择进入应用型研究领域,而放弃学术研究领域。

3.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流:学硕和专硕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有所不同。学硕侧重于培养学术研究人才,注重研究能力和学术成果的培养;而专硕更注重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硕缩招或停招,专硕的做大做强可能会导致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流,即更多的研究生将接受应用型的培养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分流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会根据不同学校、学科和政策的影响而有所差异。然而,学硕缩招甚至停招的情况下,研究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需要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职业发展目标做出合适的决策。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和模式,以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

第4个回答  2023-08-01

前言: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有的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了?

首先,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学硕“缩招甚至停招”。简单来说,就是各大高校在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减少了学术型硕士的的名额,甚至取消了这个类型的招生。这个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希望引导研究生教育向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了呢?答案是不一定。虽然学硕“缩招甚至停招”可能会对研究生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来看,还不需要过分担忧。因为各大高校和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并不会因此发生大的改变,学生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学术型硕士进行深造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学术道路。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报考专业型硕士,或者选择在博士阶段再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学硕“缩招甚至停招”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不会立即显现,但可能会在长远的发展中,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学位,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第5个回答  2023-08-01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高校缩减了学硕招生名额,甚至暂停了学硕招生。这一现象让许多研究生感到担忧,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学硕缩招和暂停招生并不是针对所有研究生的。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研究生面临分流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研究生都要分流。

学硕缩招和暂停招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反思。过去一段时间,研究生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导师指导不足、学术氛围不浓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对研究生培养进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导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硕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学硕缩招和暂停招生也与研究生就业形势有关。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难题。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需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样一来,一些学硕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调整。

然而,尽管学硕缩招和暂停招生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目的。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正是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对于那些可能面临分流压力的研究生来说,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分担忧。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些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之,学硕缩招和暂停招生虽然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是高校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的必要举措。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一现象,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相信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