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炼一中的办学成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管理要质量,充分发挥“严格管理”的优势,注重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形成了良性发展势头。学校已连续6年荣获兰州市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兰州市前列,2001年达到88.31%,培养出全省理科和文科状元。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近8000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近2000多名合格新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本着“开拓创新、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教研为龙头,以班级管理为基础,以先进的教学设施为依托,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目标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倡导“做名师、办名校”的发展理念,群策群力,研究出台了《兰炼一中“十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了《兰炼一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阳光工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旨在让全体学生享受平等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地喜悦,让困难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关爱。创办了《兰炼一中》校报;成立了“家校联系会”和“学生信息站”,加强了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畅通了信息渠道,理顺了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协作关系。学校先后有22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教学新秀,有150多篇高质量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并获奖。
该校是在兰州市最早推行班级建设、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的学校之一。学校已形成了校党支部、校务会领导下的政教处、团委、政治教研组、年级组、学生会、班委会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通过定期召开职代会、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例会、团代会、学代会,推行班级轮流值周制度,充分体现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发挥学生“参于学校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组织军训、运动会、社会实践、各类法制、美学、青春期教育、学科知识讲座,举办艺术节、艺术才能展示会、开展知识竞赛、演讲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兰炼总厂、区级“双文明单位”;校党支部自1996年以来连续五年获总厂级“先进党支部”和“标杆党支部”称号。校团委1997年获总厂“明星团组织”称号。1998年获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中学生党团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所授荣誉
兰炼一中2003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以来,在省、市、区等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来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和谐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成为享誉全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名牌学校。2004年兰炼一中党支部被兰炼总厂党委命名为“红旗党支部”,这是学校党支部第六次获得这一殊荣,2005年校党支部被评为“兰炼总校先进党支部”;2006年校党支部被评为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争优创先”先进党支部。2004年校团委被共青团兰州市委命名为“五·四红旗团组织”;2005至2007年被兰炼总厂、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团委命名为“五·四红旗团组织”;2005年初,学校青年团员思想政治工作荣获兰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二等奖。2003年12月学校被兰州市体育局、兰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2005年被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命名为“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被西北师范大学授予“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被评为“兰州市五运会优秀赛区”。2005至2007被兰州市体育局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至2007年在兰州市教育质量评比中连续荣获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2006、2007连续两年综合评比名列兰州市省级示范学校第二名。2007年被西北师范大学确立为“基础教育研究合作基地”、被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确立为“优秀生源基地”,2008年经省教育厅、兰州市教育局推荐被确立为新加坡政府资助“初三毕业生赴新留学项目”定点学校;被省军区政治部、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源基地”。2005年11月以高分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甘肃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复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