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的日子的影片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西方影评界这样评价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如果你对中国电影的了解还来自于张艺谋或陈凯歌的话,那么年轻的独立电影人王小帅的作品《冬春的日子》将带给你一份新的惊喜。
《冬春的日子》充满了一股狂热而又哀伤的情绪,王小帅以优美的影像和音乐打造了一曲稍纵即逝的爱的挽歌。 剧中的两个主人公,由两位青年画家刘小东和喻红本人出演。更准确地说,这里没有出演,有的只是画家生活和内心的状态。当你翻开中国青年画家油画选集,翻到刘小东的画页时,看到的是他那笔触宽阔,色彩压抑的画面,带有神经质的气息,贯注在画中人物眼神里,他们在一片茫然的远眺和暇思中发呆;而喻红的肖像画则以高度的假定性为特征,强烈的单色调、刺激性的色彩对比,偏执的男女形象闪落出锐利的眼神,成为喻红绘画令人深深难忘的印象。指出这两位画家的画风和个性,为的是能表明《冬春的日子》作为一部电影所能获取的资源的丰厚。当他们两人以其真实而平淡的生活常态在卧室、画室、走廊和早春的雪野上怡然漫步时,当他们做爱、争吵、茫然和绝望时,摄影机捕捉和纪录下了知识分子胸中确有其物的眼神和情状,揭示了画家人生中确如其状的执著、失落和崩溃。“日子”才真正成其为“日子”。在一部小型而貌不惊人的黑白片里,悄然无声地对中国电影表演的虚假和空洞进行了一次否定。表演界一定会争辩说这是“走了题”的妄语,因为这两个画家根本没有“表演”,而我却突出地要强调演员的眼神里根本没有“内涵”。迄今为止在电影里描写画家的尝试,都因为演员的欠缺和浅薄而牛头不对马嘴,重要的不在于拿着画笔比比画画之令人可笑,根本的缺失在于演员们的眼睛里本不具备的对世界万物执拗追寻和求问的眼神,这种求索和追问的深沉,是画家或摄影家常年从事他的职业所特有的神采。而在《冬春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刘小东特写中这种炽烈、执拗而又近乎病态的眼神,这是人物最终为什么会走向人格失衡、精神分裂的本体的依据,这是该片得以在小小的规模上展示丰盈的底蕴的艺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