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列强差距明显,明明是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为何还要宣战十一国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1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由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远远甩在身后。可悲的是,此时的清政府仍不自知,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用枪炮狠狠地打醒了清政府,清朝统治者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

中西方的差距之悬殊,按道理说大清是了然于心的,那为何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竟然还敢对十一国宣战?本应是大清和十一国的战争,却为何最后只来了八个国家的人,剩下的三个国家去哪里了呢?

一、光绪与慈禧的矛盾

1900年春天,对于大清来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6月21日,慈禧太后公开对英、美、法、德、俄、意、日、奥、荷、比、西十一国宣战。消息震惊朝野,群臣纷纷上奏,劝太后三思。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不久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他们比谁都清楚,此时的大清就是一艘朽木老船,别说是十一国,就是单拎出来一个国家,大清都打不过。这无疑是一个疯狂又愚蠢的行为。

但纵观慈禧前半生在前朝后宫的风起云涌,可以看出来,她也并非一个没有谋略的人,她竟敢公然宣战,想必是内心已经有过一番思虑。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大清政府被曾经的"小弟"——日本打了个落花流水,毫无反抗之力,这让一直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臣民是既愤怒又羞愧。光绪皇帝本人亦是痛心不已,为了改变这种羸弱的局面,光绪皇帝决定要从根本上变革大清的体制,他重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时,慈禧意识到成年的光绪已经不受自己控制,继续让他任性行事,终有一天也会危及自己的权力,于是慈禧太后联合顽固派发动政变,重掌大权。然而在西方各国看来,光绪帝的维新变法恰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所以给予光绪帝大力支持,在慈禧追杀维新人士的时候,英、美、法等国曾搭救过不少人。

但慈禧太后决心要找一个听话的皇帝,于是她将载漪之子溥隽立为大阿哥,意欲取代光绪帝。没想到,慈禧此举受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列强各国拒绝承认溥隽的继承人位置,并且要求慈禧还政于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