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鲁迅先生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都经历过那段“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学习时光。鲁迅先生,对我们而言,始终既熟悉又陌生。

鲁迅先生的生平,学过《藤野先生》的我们都有所了解: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时事纪录片时,见到"神情麻木"的中国人淡然地围观处同胞被处刑,鲁迅先生深受刺激,觉得医学并非“紧要”,提倡“文艺运动”才能“改变精神”,便转而弃医从文,以笔为刃,以墨为锋,以期唤醒国人麻木不仁的心灵。

鲁迅先生回国后,提笔战斗前这段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空白的。似乎每一位爆发怒吼的旷世大才,都有一段沉默不语的时光。面对这个早已腐朽烂透的旧社会,他清醒而厌恶,沉默且压抑,只好“躲进小楼,不问春秋”,每日眼中只有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和校对古籍。这不是意志消沉,而是看不到前程,才用沉默以示轻蔑。

那么,他的首篇作品,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如何诞生的?在《呐喊》自序中略有记载:老友金心异(钱玄同)时常来拜访鲁迅先生,翻动着他那时每日书写的古碑抄本,一边质问“抄了这些有什么用”,一边劝告“可以作点文章”。两人以“唤醒铁屋子中的沉睡者”为喻,探讨着是否要保持沉默,让“从昏睡入死灭”者不会感到就死的悲哀,还是要发出呐喊,唤醒较为清醒的少数者,“来承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之光,鲁迅先生也决定做一名呐喊者,以慰籍那些寂寞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有幸观看了优秀电视剧作品《觉醒年代》中,鲁迅先生创作《狂人日记》的精彩片段,书本上的鲁迅形象,《呐喊》自序中的创作场景,都在镜头下高度还原。

特别喜欢这一段,无论是镜头剪辑,还是人物构建,无论是场景切换,还是音乐渲染,都无一不使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鲁迅先生伏案写作的情景。没有一句台词,却令观众于无声之处听惊雷,仿佛从心底突然听见鲁迅先生发出的一声惊天呐喊。

尝试用文字描写这一段影像:

“你们为什么要杀我呀!为什么要杀我!”望着表弟久荪一边发狂式地呼救,一边被朋友们用力按捺住带往医院的身影,鲁迅先生的双目如炬,仿佛两道烈焰夹杂着满腔愤怒喷涌而出,他紧闭双唇,将抬起的桌案如怒喝般砸向地面,嘴角微微颤抖,眼神中是压抑许久的沉痛和愤懑。

胸中似乎有一股气焰难以舒散,鲁迅先生拿起纸笔,伫立在雕花桌案前,左手拿着稿纸,反手握拳插于腰间,右手握笔撑在桌案上,一边摩挲,一边低头凝视着浮雕上的关公。他展开右手拇指,将青龙偃月刀擦了又擦,转身坐到藤椅上,将稿纸在右腿上摊开,时而俯身翻看,时而仰头沉思。细长的狼毫笔紧紧地握在指尖,如箭矢般蓄势待发;握笔的右手手肘却撑在膝盖上,许久不曾挪动一毫。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先生如同定格一般,紧蹙的双眉在额头拧成几支利剑,但思绪却穿过这雕花窗棂,穿过这四合小院,穿过街角胡同,直击街口一幅幅麻木愚昧的画面:冷漠挥刀的刽子手、麻木围观的孩子、蜂拥上前争抢人血馒头的人们……突然间,鲁迅先生侧了侧头,将两道利刃射向桌面上稿纸的同时,立刻起身将藤椅拖至桌前,向前伸了伸袖子,左手微弓压住稿纸,右手提笔蘸墨,迅速用流畅的小楷写下“狂人日记”四个字。

夜,渐渐深了,周围死一般的沉寂。漆黑的夜色里,唯有鲁迅先生书桌上的那盏油灯,正熊熊燃烧着清冷凛冽的光芒。

正如先生在《热风》中所写,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就这样在这道光的指引下横空出世,爆发出一声呐喊,唤醒了一代代不肯屈服的国人。

以此文纪念深为敬佩的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