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录的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七录原文:尝从行人借《汉书》下酒,曰:“我酣,公当以《汉书》相偿。”行人曰:“诺。”公饮酒知节,亦不顾其偿也。后一岁,复从借《齐谐》至数十遍。行人说:“吾穷老矣!此子每来,必有所需,吾不堪其频也。”乃录而与之,曰:“日取一回,至一月足相偿矣。”俟其出,取视,皆写本也。因叹曰:“吾向之隐于酒,而将以怠吾友邪?”遂绝酒不饮,曰:“吾志在书,将以致远,是以绝交游,不务声誉;而云以醉自匿,迨此弥年,将何以致吾志哉?”及作《酒德颂》,意气所寄,亦足以见其志矣。其自序略云:“余览李斯《上秦始皇书》,感其悲其志也。及得东方朔《述志》,悲其与己同而见排于俗也。方将逞吾欲,快吾志焉,顾行年已四十有四矣,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于是因著《大人先生传》,以己与谪仙人为仪像焉。”其辞曰:“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其风而悦之,共饮醇酎,期于不醉无归。时有辈流,必诣之,共言其所志。或清谈终日,不觉日暮。辞焉,命其仆曰:‘我醉欲眠卿可去。’其去也,奄若风电。此岂非至人之迹欤?”

翻译:他曾跟一位过路的人借《汉书》来下酒,他说:“我喝醉了,你就用《汉书》来抵偿吧。”那人答应了。张翰喝酒很有节制,那人也没有要他抵偿《汉书》。过了一年,他又向那人借《齐谐记》,借了几十遍。那人说:“我老了,这本书你每次来都借,我受不了这种频繁了。”于是就把书抄录下来给他,说:“每天借一卷,到一个月就能看完,可以还我了。”那人走后,张翰取出书来看,都是抄写的本子。于是他就感叹说:“我过去借书来下酒,原来是为了在酒醉之后忘记世俗啊,而难道是用它来迷惑我的友人吗?”于是他就决心戒酒了,说:“我的志向在书中,将要用它来实现远大的抱负,所以绝交游,不追求声誉;而却用酒来迷惑自己,将近一年了,这怎么能实现我的志向呢?”等到他写《酒德颂》,那种意气寄托在文章中,也足以看出他的志向了。他在自序中简略地说:“我读了李斯的《上秦始皇书》,感叹他的志向可悲啊。等到读了东方朔的《述志》,又悲叹他同自己一样被世俗所排挤。正要实现我的愿望,快意我的志向,但看看自己的年纪已经四十四岁了,这是天意如此,还能怨谁呢!于是写了《大人先生传》,把自己和谪仙人作为榜样。”那篇文章说:“大人先生认为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道路。行走没有足迹,居住不用房屋,睡在天地之间,放纵心意,无拘无束。静止时就拿酒杯饮酒,行动时就提着酒壶,只把饮酒作为大事,哪里知道其他的事情呢?有显贵的公子,做官的处士,听说他的风度而喜欢他,就共同饮美酒,约定不醉不归。当时有同辈的人,一定要到他那里去,一起谈论自己的志向。有时清谈一整天,不觉得天黑了。告别时,命令仆人:‘我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离开时,像刮风闪电一样迅速。这难道不就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的行迹吗?”

七录的原文出自张翰的《七录斋集》。这段原文主要讲述了张翰如何通过借阅书籍、抄录书籍来获取知识,以及他对于饮酒和志向的看法。在翻译中,我尽力保持原文的语义和风格,同时也注意到了语言的流畅性和易于理解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