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哪国发明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0
标点符号的起源(一)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正式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从而诞生了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这在语言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的六位教授,不愿看到书面语言缺乏文法区分和赏识意义,因此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提出了《方案》,请求政府颁布通行一系列标点符号,包括"。"、";"、":"、"?!""——"《》等。到了11月底,胡适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将其命名为"新式标点符号",该方案于当年获得批准。
古代标点的趣事
尽管标点符号看似微不足道,但在书面语言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标点符号概念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例如"离经辨志",即在句子之间留有空格,或者使用竖线、短横线等来表示句子的结束。然而,这种使用并不普遍,常常导致各种各样的误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一个故事:鲁哀公询问孔子关于"夔"一只脚的传说是否真实。孔子解释说,夔是在尧时期对音律有深刻理解,对天下进行音乐教化的一位乐官。到了舜时期,舜想要寻找其他人担任乐官,尧就告诫舜,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不幸的是,鲁哀公在读古书时不懂句读,错误地将夔理解为一只脚的怪物,即使是国君也难免会闹出笑话。
两汉时期,出现了用"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的符号,类似于今天我们所用的断句。这些符号包括"↓"和"、",例如《说文解字》中对"↓"的解释是"钩识也,居月切",对"、"的解释是"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也就是说,文末可以停顿的地方用"↓"标记,文中可以句读的地方用"、"标示,这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相似。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标点符号如"○",有大小之分。朱熹在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每章之前使用大号"○",每句之后使用"。"。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位于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用于强调句子的重点部分。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在人的名字或地名旁边划线的"_________"则是明代出现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于表示停顿,没有太多的意义差别,而且没有标点的书籍占多数。
同文馆学生引入新标点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传入中国,西洋标点也随之而来。最早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机构,张德彝是首批英文班学生之一。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作为团队成员之一。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身处何地,都喜欢记录当地的风景、名物和风俗习惯,编成小册子,名为"述奇"。在1868年至1869年间,他完成了《欧美环游记》。在这本书中,他介绍了西洋标点,虽然他的态度是反对的,认为这些标点过于繁琐。然而,他在无意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胡适与新标点
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反思。白话文兴起的同时,对新型标点的需求也应运而生。1916年8月,胡适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了他对句读和文字符号的思考,这成为了新式标点符号理论的奠基之作。
《科学》杂志于1914年夏天由远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赵元任(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等人创办,主张"科学救国"。胡适作为第二批"庚款生"于1910年底抵达美国康奈尔大学,与《科学》的创办人建立了友谊,并经常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论句读及文字符号》就是在1914年的日记中所创造的一套"句读符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1918年,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使用了这套新标点。出版后,他特意送了一本给章太炎,并在两人的名字旁边各加了黑杠符号。然而,当时标点符号还不是法定的通行物,章太炎看到自己的名字旁有黑杠,非常愤怒,认为胡适在他名字下乱画。直到看到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杠,他才意识到这应该不是什么侮辱性的符号,愤怒的情绪才稍稍平息。在新式标点的推广过程中,这样的波折还有很多。
继《科学》之后,《新青年》成为宣传新式标点的重要平台,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知名人士都为新标点的传播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