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1
"国有企业"与"国营企业"虽只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即"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而"国营企业"则是国家受委托经营由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有的公有财产.产权非常明晰.
区别一、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计划时期的国营企业领导干部与工人、工人与工人同属于国家正式职工,在企业里职务有高低,分工不相同,但都是平等的革命同志之间的关系,企业领导没有任何权利辞退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
由于工人与企业领导干部地位是平等的,工人的地位受到保障,这就为工人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发挥工人主人翁精神提供了政治上的基础。虽然那时的国营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官僚主义,但由于受到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官僚主义就象庄稼地里的野草一样,很快就会被工人的民主管理除掉。 改革后的国有企业,除国有资产授权代表外,其余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都是雇用关系,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没有了,工人成了市场上可以任意买卖的劳动力,企业领导可以依照劳动法解除任何职工,实际上大多情况下是可以任意解除职工,改革后的所谓的工人民主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谈口号。

区别二、经济地位不一样。
1、 计划时期的国营企业职工与企业领导工资级别都是由国家制定,企业领导无权为自己及工人增加工资或降低工资。企业职工与企业领导之间的收入有差别,但相差较小,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工资一般是工人平均工资的两至三倍左右,有些资历较浅的企业领导工资甚至低于老工人的工资。
2、 在国营企业职工有平等的享受医疗、教育、退休等福利权利。国营企业不但统筹解决职工家庭的住房、解决职工个人全部医疗费用,还解决职工直系亲属部分医疗费用;一般企业都办有职工技校,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幼儿园等服务性机构,无尝为职工服务;职工可以带薪上大学深造,一切上学费用由国有企业支付。
改革后的国有企业,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年收入有的高达千万元以上,而大部分工人的年收入仅有两万元左右,有些企业的工人年收入甚至于不到一万元,且医疗,住房基本上由职工自己解决。

区别三、计划时期的国营企业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政府及企业任何人不管采取任何手段,都不可以处置全民的财产。改革为公司制后,虽然公司法规定出售公司财产要由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但由于国有股占大股,在实际操作上,一般国有股的资产授权人或与政府少数领导相互利用就可以决定 。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与计划时期的国营企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一些网友往往以现在的国有企业垄断、腐败等弊端来批判国有企业,认定国有企业不如私有制好,显然是风马牛不及,张冠李戴批错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