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普遍“内卷”的现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9

对于内卷,我们首先得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内卷。是指大家都普遍一起努力学习?是指一个人偷偷瞒着大家努力?还是只要你努力,我就可以说你内卷?

从2020年开始,内卷一次开始在主流知识界传播。到底什么是内卷呢?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比如在一个高三班级里面,大家都在备战高考,而有一个人去报名了辅导班,剩下的同学也紧张得跟着一起报了辅导班,所有学生都累死累活的,然而最后的高考升学率没变,但开辅导班的人赚了一大笔钱。也就是说,在某一环境中,或者某规则中,大家被迫争来争去,而且无论你有多努力多积极想要改变周围环境,你都无法像想象中那样改变原本的命运,因为最终利益总量没有改变,不明显增加,一旦在体系和规则中有一个人开始加速运转,开始努力,那么周围的人也会收到影响,也会疯狂压榨自己剩余的潜力和劳动力。但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还在原地踏步,越活越累,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支配规则和体系的人们。

内卷一词之所有受到广泛争议,是因为大家之所以开始集体内卷,是为了成为这一“游戏”中的幸存者,或者更好一点,成为这个“游戏”的主导者,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去改变这一现况。通过相互之间疯狂的内耗而活下来,而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最令人发指的是,这种被动的内耗,群里的利益不但没有增加,还使大家变得更加艰难,生存环境更加残酷。相反来说,“游戏”的主导者和操控者反而成为最大利益收获者,也就是老话说的那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对于内卷大家有很多误解,以为激烈的竞争就叫内卷。其实不是,是持续投入资源而不产生价值的竞争。对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内卷”现象,其实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大家普遍开始感到焦虑,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过好大学生活,就拿我们平时上的专业课来说,上了大学很少人会提前开始预习,更很少人会下课后及时复习补充笔记,很多同学都是等到期末考的复习周甚至考前的一两个晚上等待一个“奇迹”。平时看到有人努力学习,我们便会嘴上说一句“现在都这么卷了吗?这么早就开始复习了?”面对这种情况,其实大家不应该去抨击或者夹枪带棒的进行讽刺,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内卷”,这仅仅只是一种因为别人偷偷努力而心生不平或者产生焦虑,从而产生的一种所谓“内卷”。

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大家也无须紧张,大学生确实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对待学习甚至是生活。这种大学的假性“内卷”反而能更加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为什么说是假性“内卷”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次期末考,若班上都存在着“内卷”,大家一个比一个努力,一个比一个勤奋的去复习,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大家的成绩以及绩点都会提升,整个班的学习风气也会非常好。可能有人也要说了,大家绩点都提升了,那么意味着排名还是没变化,这不还是“内卷”吗?其实不然,绩点的存在不单单意味着班级或者年级的排名,把眼界放宽一点,绩点的存在,还会影响到以后的就业面试甚至升学考试。当你本科绩点非常优异,无论你在班里排多少名,年级排多少名,大家对你都会有特殊的印象。所以这种假性“内卷”反而是一种激励和鼓励大家不当“咸鱼”,不去“摸鱼”的良好方式。

我并不是鼓励“内卷”现象,而是大家应该正确看待“内卷”以及所谓的假性“内卷”。不要用一词,就可以去抨击或者讽刺别人正在作出的努力。也不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到“不愿意继续内卷”的理由或借口。我看到一句话非常好,叫做“你该担心的不是内卷,而是自己不肯下功夫”。我们大学生应该放宽眼界,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做人做事的风格,我们真正该学习的不是“偷偷去图书馆,却告诉别人出去玩”这种虚荣害怕比人追上自己的行为,而是面对学业和未来的憧憬和压力,转变这些为动力,为自己将来就业甚至实现梦想而现在就作出行动。

至此,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动力以及目标,看到努力的人不要随随便便就摆一个词,说他“内卷”,这样不单显得自己很没文化,而且显示出自己的“嫉妒心”以及焦虑感。看到周围同学拼搏的身影,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这股冲劲,找到自己擅长或者喜爱的领域发展,不一定非要扎堆去抢寥寥无几的利益,眼界放得宽阔,生活才会更加舒适。

愿每一个努力的大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