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天花板,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值得孩子一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我们都知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以增长见识,一部有意义的纪录片同样可以了解古今中外。

尤其对孩子来讲,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打开了他们对这个世界对 历史 的好奇心,眼睛带着心灵和脚步追寻 历史 的痕迹,体会人文风俗和自然的美妙。

旅行+纪录片

生活在大连的“资深旅友”子辰爸爸, 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开始利用暑假和寒假和全家人到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旅游 , 就是为了让孩子长见识。 3年时间他们已经游历近20个国内的城市 ,每次旅途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好似十万个为什么。

这位爸爸想,如果 出游前让孩子事先对目的地有所了解 ,印象更深刻,并且也使出游变得有意义。于是他找出 评分较高并且经典的纪录片 ,在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一起观看,半年的时间观看 总集数已经达到130集。

后来的 旅游 中每到一个地方,孩子因为事先从纪录片中有所了解,即使是第一次去,也有故地重游的感觉。相信这样的经历 对 历史 和地理人文风俗的理解 ,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知识和见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一部适合孩子了解 历史 的纪录片《中国》,由打造了逆天高分纪录片《河西走廊》原班人创作。湖南卫视经过5年精心筹备,一年的制作,才惊艳亮相,堪称纪录片的天花板。

播出就受到无数好评,频频冲到热搜榜,播出第一天,带有纪录片名字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3亿,关联话题连续四次冲上热搜。我和老公一起追了起来,刚4岁的Tim也看的津津有味,国学真的很让人着迷!

这部波澜壮阔的大型 历史 纪录片通过对千年 历史 的串联,把握每个节点的关键人物,来梳理我国从古至今伟大的思想变革和文化变迁。中国 历史 悠久深厚,数集纪录片就能让人将古人的生活和思想历历在目呈现在眼前。

记录片《中国》不得不看的4个理由

与大多数 历史 纪录片有所不同,看《中国》犹如听一位朋友在讲故事,有深度的 历史 事件、距离我们 遥远的 历史 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有时看到动情处,我和老公还会讨论一番。

之所以推荐孩子们也看,主要是孩子们 在多彩的画面 与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关键阶段 历史 人物为主, 由繁化简学 历史 ,远比拿着 历史 书背诵要生动形象。并且简单易懂,印象深刻。由此可见,《中国》也是孩子学习 历史 的形象教科书。

理由一:画面

这部片以大广角、全景画面 呈现古人在出行、行礼、争论和聚会时的状态 。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由国家话剧院和北京人艺的戏骨真人演绎 历史 人物。而人物之间并没有对白, 观众像是在看电视剧,又似在回顾真实 历史 事件。

画面包括自然景色、场景复原演绎,很多观众都评论:看的是纪录片,画面却是电影的质感。

理由二:解说

解说是纪录片不可缺少的部分,旁白的感染力,解说词的引人入胜是纪录片的点睛之笔。《中国》的解说词都是经过细细打磨, 语言优美又真实 ,充满着智慧和深度。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句式排比和成语的合理应用,充分展现了 历史 纪录片的文化底蕴。

周涛、何炅的旁白饱含深情,贴合片中故事的背景音乐,增添了感情色彩。让观众感觉一直在跟着片中的 历史 人物活动,见证了他的言行。观看这部片子听解说,会让孩子感觉原来枯燥难懂的 历史 竟然这么有趣。

理由三:内涵

《中国》呈现了春秋到唐朝鼎盛时期、再由唐朝到新中国、还有上古,以 历史 人物为线索, 吸引观众的是人物的经历和命运, 以此来了解 历史 。 历史 中有人物故事,故事中有 历史 ,它 从 历史 阶段中有影响力的人物角度映射 历史 的发展 ,让 观众一眼千年 ,品味“穿越”的文化。

理由四:影响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同时也应该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人们通过观看纪录片还能了解到真实的 历史 事件,还有很多语言表达中优美的词句,是孩子们作文的良好素材。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中国》了解悠久的 历史 , 感受时代发展变迁的历程 。学生会更深层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更加深爱我们的祖国,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

观看故事情节的 历史 ,使孩子了解并喜欢上传统文化, 栩栩如生的演绎和优美的解说词让孩子感受语文和 历史 惟妙惟肖的结合,

小辫子妈有话说:

中国历经 千山万水 、雨雪风霜发展到今天,已是千年。与影视剧和动画片相比, 纪录片 严肃而又真实地让孩子们深入 了解 历史 和人文,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和魅力。在 历史 面前每个人都很 渺小 ,但我们可以保持一颗 热爱 的心,继承 发扬 悠久的 历史 文化,这是对孩子最好的 传统文化 教育。你觉得呢?#纪录片中国#

相关链接一:清华妈妈超酷教育,被网友盛赞,别上“放养式” 育儿 的当

相关链接二:斯坦福大学:被夸聪明影响孩子发展,当心 育儿 中“固定思维”

相关链接三:欧美名流“去性别化 育儿 ”,未来“性格走向”,选择权交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