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独处不是热衷孤独,而是喜欢与自己的心灵为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喜欢合群,有着成群结队的朋友,有些人喜欢我行我素,到哪里或者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一个人,他们不喜欢跟人有太多的交流,所以能有同行的人会很少,这样的人在成群结队人面前是孤独的。

孤独一般不是自己主动故意这样选择的,而是拥有与其他人较为独特的性格,一般跟人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找不到共鸣所以也就选择独行,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和被迫之举,但往往这样的人特立独行习惯了,他们也就不觉得孤独了。

孤独者的孤独一部分是自己不愿意人云亦云,不愿意随波逐流,另一部分是没有遇到互相能够产生共鸣的人,选择孤独是在坚守自己的那份独特的性质不被别人所同质化,要不磨平自己追随大众,要不自行选择独行保持个性。

与自己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要不自己追随别人,要不别人追随自己,反正总要有一个人在中间妥协,有些人会做到,有些人做不到。这个选择全在于自己,选择孤独的人就是不让别人为难也不让自己为难。

选择独行的人一定是一个很爱自己的人,因为非常的珍惜自己那份独有的性格,才习惯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人干涉,也没有人会说三道四。虽然孤独,但内心也得到了满足,因为可以多一些潇洒和坦荡。

选择孤独的人就是选择坚持活成自己,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想法,不掺杂任何人的影子,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纯粹更自然。但不管怎样的选择都会带有一些遗憾,活成自己就只能选择孤独,选择与人为伴就失去自己,相比之下活成自己更为重要。

人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矛盾的,如果都各持己见那么矛盾就无法化解,选择退步矛盾虽然可以暂时的得到和解,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这样互相之间也为难,没有自己一个人独立面对时的坦荡。

在思想和角度不同时谁都想以自己的思想和角度去说服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认同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去认同别人的想法,这样久了自己也就没有纯粹的自我观点和想法了,这样虽然迎合了大众,但却淹没了自己。

人最大的孤独是思想上的孤独,而不是身体上的孤独,自己的想法别人不懂,别人的想法自己也不懂,这就成了一个思想上的孤独者,即便身边有人陪伴,但也依然不可以缓解自己思想上的孤独。

与其让自己身在人群中孤独,不如自己选择一个人独处,自己与自己为伴,自己与自己沟通和交流,这样自己也没有忧虑。自己的独处自己也活的随心自如,不为难别人也不为难自己,自己的想法也无需与谁争辩出个对错,对与错皆是自己。

讨好别人是很难的,讨好自己相对容易一些,人活着就是应该让自己过得舒心顺畅,而不是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去讨好别人,与人相处时核心的还是自己,如果自己都不以自己为核心,那么他人怎会尊重自己。

与其讨好别人让别人开心自己才开心,不如直接讨好自己更为开心一些。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就会向内的问自己,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做了什么才会让自己身心愉悦,只要没有别人的干扰,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

人的欢乐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只有自己与自己真诚的对话的时候自己才能从中真正的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了解自己缺乏什么,然后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人的欢乐也就从内向外散发出来了。

人在孤独的时候才会向内地寻找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自我去完善它,从而成为一个自己相对满意的人。孤独者的自由与快乐是最真实的,因为不用做任何的修饰和伪装,一切都是自己自然而然从内向外散发的。

人在独处的时候身心都是轻松自在的,没有任何的枷锁和束缚,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按什么样的想法去做,不会有人干涉和妄加指责,只要自己的心正,就不会有任何外在的力量来阻碍自己从事随心的事情。

一个选择独行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随心的,独处的自在与欢乐是别人所不能感受到的,唯一缺憾的是没能遇到一个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人,那样的话欢乐就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了,虽然没有知己者相伴但总比在人群中磨灭自我更胜一筹。

自己只有从内心深处的挖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方向,人的迷茫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最后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我,找回自我还是要向内去寻求。

一个人活得最值得的事情就是能够充分地享受自由,一切只跟着自己的心在走,心到之处就是身安之所,这一切的一切只有自己向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求答案,孤独者看似悲凉其实才是活的最愉悦最自在的人,因为他们只跟着自己的心走。

我们交朋友时朋友之间的相互打磨最终大家的性格也基本都是一样的,包括我们的爱好的和习惯,形成了一个综合体,谁也不知道谁影响了谁,谁也不知道谁向谁妥协,几个人如同一个人一样,完全看不到之前的样子了。

一心想要按照自己想法活着的人是完全受不了这样的,因为在人群中是完全身不由己的,一切都要按照集体的想法,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也都要经过别人的审视才能决定是否会被接纳,完全的身不由己。

相比之下选择独行的人就会自由很多,没有那么多人来审视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裁判者,自己的想法可以完全的得到发挥出来,只要不干涉到别人,就不会有人来干涉自己,一切都是随心又随意的去完成自己的想法。

人的个性不是凸显自己与人不同,而是还原一个本真的自我,我的学习也是更好地完善自身,而不是将自己复制成另一个人。人的自在是活的真实,人的舒心是还原本心,如果孤独的活着是一种个性,那么这个个性就是活成本真的自我。

人如果有一个灵魂伴侣那是再好不过了,互相之间可以结伴而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而又可以不失本真的自我,那是多么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如果能遇到与自己进行灵魂沟通的人,那还有什么孤独者。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是碰不到的,也是不可能遇到的,灵魂伴侣或许只是人的一种美好想象而已,现实生活中是很难产生与自己达成高度默契的人,所以也就不会有灵魂伴侣产生,这都是人为了缓解孤独而安慰自己。

既然不能遇到那样的朋友,那只能选择坚强地当一名独行者,因为不可能为了不孤独而选择随波逐流,所以孤独者不是故意让自己走上这条路,而是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相比之下孤独比在人群中更为适合自己一些。

孤独是无奈也是追随内心的一种选择,之所以追随自己的内心才会选择不跟随人群,虽然有无奈但要活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与人相伴是好的,但没有遇到互相都懂得彼此的人,那样为伴只会更加的孤独。

好的孤独肯定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人孤立之后被迫的一种无奈之举,好的孤独就是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自己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它,不排斥它,而不是一边选择一边怀疑一边抱怨,这样是会在孤独中迷失自己的。

一个好的孤独者是享受其中,享受自己选择的这份生活方式,而且这种享受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给自己添加一些什么,更不需要有某种支撑或外在的鼓励,而是内心深处要求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

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迅速地提升自己,因为自己在独处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才会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当在思考中让自己获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人就会更加的迷恋自己的这份生活方式,因为那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孤独者同时也是勇敢者,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事情都是靠自己一个人来完成,没有人可以依靠,当人孤独越久的时候解锁的技能也就会越多,从而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强者和勇敢者。

其实身处在人群中的人也未必就不孤独,只是他们不敢选择独行而已,人群中的人表面上有人为伴,其实内心深处还是一名孤独者,不可能在自己的所处范围内找到一个进行心灵沟通的人,也只不过是强忍着不孤独而已。

表面上的不孤独可以欺骗别人但欺骗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与寂寞始终的都会在那里,不会因为假装不在乎就可以彻底的摆脱内心深处的孤独,孤独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的,就看我们有没有勇敢地面对了。

选择与自己为伴,自己与自己对话表面上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一点也不孤独,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也是自己最好的灵魂伴侣,这样怎会孤独呢?这是无比的欢乐和自在,只有自己身处其中才会体会到那份独有而神奇的快乐。

选择独行是因为没有人与之相伴,但自己慢慢的适应那种生活方式之后,自己就会从中享受那种独处的生活,其中的乐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体现出来,身处孤独但灵魂一点也不孤独。喜欢独处就是喜欢与自己的心灵相伴,喜欢独处就是喜欢一个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