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战略--顺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战略的本质是增长







高维战略核心内容: 顺势借力

顺势:顺未来的势、顺周期的势、顺全局的势

借力:借产业的力、借资本的力、借政府的力

PART ONE

顺未来的势:站在未来看现在,以人均GDP为轴心

  1、产业预判  2、产业结构

找到细分领域的下一步趋势,找到发力点,过早过晚都不行。

一、产业预判

看到产业终局  才能超前布局

未来15年,到2035年是个重要的时间点。

所有的红利,都是趋势的红利。

永远没有英雄的时代,永远只有时代的英雄!

拒绝浮躁 ,保持清醒, 商业常识 才能显现。

升级 是最大的趋势。

人均GDP 在底层驱动所有商业行为。

人构成了所有商业的 终端场景 。

2035年到达人均3万美元GDP(2020年中国人均在一万左右)

2035年前有两次翻翻的机会,一般七年左右为一个周期。

趋势为王,沿着人均GDP轨迹寻找机会。

2035年愿景:中央第一次提出的15年超长期战略。

四个50 亿机会:

(一)、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


     20--60岁,5个亿中产人口,每人每年新增10万消费。

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消费提高:

1、生活用品

2、饮食消费

3、大健康

4、美业

5、科技消费

(二)、中国品牌全面出海

1、以中国品牌与当地创造联合公司,输出 中国商业模 式。

2、成为中国核心品牌的某国代理商

3、跨境电商发展为跨境线上品牌,输出高端

4、海外旅游团到中国的集中旅游与采购。

(三)、老年人市场

新老年人的的全新世界:1970--1980年代的老年人群体。

1、65--74岁:Fitness、club、旅行、抗衰、体能补充

2、75--84岁:养老地产、Game

3、85以上

(四)、政府级开支

1、数字中国:数字化、网络化

2、健康中国:全民医保、健康管理

3、美丽中国:生态修复

4、平安中国:军工、安防

思考: 15年后你所在的行业终局是什么?

你现在的赛道对终端消费者而言是未来产业上升级方向吗?

如果不是,终端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产业结构

不要只看一棵大树,而忽视整片森林。聚焦做某事前,先站高一些看产业链。

基于未来产业链(多种链条选择)发掘产业机会。

倒过来想,总是倒推过来想。

解构新产业链:

未来产业存在那些巨大机会?

你最应该切入哪个机会?

核心:1、产业终局行业15年后的景象

2、基于多条产业链发掘机会

3、倒过来推想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企业诊断---经营复盘

向内看:经营 基本面 ,优势,卡点。

向外看i:有没有机会?趋势、竞争格局、周期、投资偏好。

企业 粗放的规模增长 转换到 以能力增长 来驱动规模增长。

有质量、有稳定性、有持续性,有壁垒的增长才会有资本价值。

资本方:1、未来增长空间?2、有稳定性吗?3、客户、人员、供应链有持续性吗?4、有壁垒吗?

高维思维:当下是果,未来是因(动因)

选择困难,因为未来迷茫(看势不准,产业周期,趋势,驱动要素,产业竞争)让企业陷入选择黑洞的不是企业的决策能力,是企业家对产业趋势的把握,对周期下机会的抓取能力。

增长空间

增长机会

增长模式

增长路径

增长策略

PART TWO

顺周期的势:每个行业,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周期





1、识别周期 2、周期战略

懂周期才懂长期价值

一、识别周期的价值

起步期(蓄势): 建原型蓄势力 --行业刚刚萌芽,少数企业开始介入,大部分观望。早期阶段:大标杆出样板(犯忌:教育消费者;扩张)

成长期(高增长):少数企业开始领先,大量企业进入抢占地盘, 规模快速增长,裂变效应 。跑马圈地, 点线面体 ,穷尽一切办法占领市场。犯忌:过高追求品质;拒绝客户;“赚钱”而不是砸钱。

成熟期(蓄势):行业趋向饱和市场阻力加大盈利能力下降。这个时候停止扩张,锁定客户;塑造壁垒,囤积资源;囤积资金过冬。

整合期(逆势增长):极其漫长,终究结束。整合能力,进攻能力。市场饱和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规模大,增速慢。

涅槃期(巅峰对决):高水准竞争。市场饱和产能回归利润回归,头部企业凸显神仙打架,大量企业出局。

收获期(利润增长):城池内的盈利水平。市场饱和供给稳定,利润上升,市场出清,战争停止,寡头利润提高。

变革期(布局未来):每一轮周期后都有一轮更大的机会。头部企业布局新周期,新竞争出现,蚕食VS竞争。升级培育,企业活力。

PART THREE

顺全局的势:引领新增长是客户突围:现在和未来。

1、需求突围  2、供给突围

A B C D G P S 六度模型



A:社交、社群、多层分销。有影响力的全体:网红,政府人员

B:企业端

C:消费端

G:最庞大最有实力的)中央、地方政府

P :将同行变成客户,参与者变服务者。同行,上下游,跨界人才。

S:将自己作为基础设施, 股东 即客户。

突破边界:整合资源抱团共赢。

供给侧边界的三维地图:

1、同行联合,降本增效。 同行业整合大势 。

2、异业联合:用户互补,资源互补,团队互补。异 业协同大势 。

3、产业链上下游横向合作。上下游统一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