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下面卡了鱼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4
鱼肉好吃营养也丰富,是众多人餐桌上的大爱。可是鱼身上长有很多的刺,一不小心误吞了就会被卡到喉咙。 1、如果吃鱼时,不慎将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被人们误吞的鱼刺通常情况下会卡在人体哪个部位。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进食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两条通路。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大小肠,呼吸道则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咽部是两者的共用通道。而被误吞的鱼骨多存留于咽部的扁桃体窝内、舌根、会厌谷或梨状窝等处,其他少见的存留部位包括喉、食管、口腔、胃和肠道等。 2、那么通常情况下卡了鱼刺之后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A.咽部有异物刺痛感,吞咽时症状明显,一般位置较为固定;B.如刺破粘膜,可见少量血液或者血性唾液(此时不必惊慌);C.较大鱼骨可能存留在下咽部,引起吞咽或者呼吸困难。3、“及时就医,别慌张”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吃鱼时咽部突然有上面所述症状,首先不要慌张,暂停进食,千万不要吞咽馒头、米饭等比较硬的东西,这种做法不会使鱼刺随之吞下,反而会加重病情。也不要尝试喝醋以软化鱼骨(食用醋不可能软化鱼刺或鱼骨)。当咽部异物刺痛感不能缓解时,最安全有效的办法是至医院急诊,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检查后取出。 医生检查时,并非每个患者都能一下子检查得很清楚,有可能需要做喉镜进一步检查。咽部没有发现异物时,甚至需要做食道钡餐或CT检查(切记:如果夜间不能做检查,第二天务必至门诊完成)。不同部位的鱼刺或鱼骨取出来的难度分布从非常容易到极其困难,简单的10秒即可处理完毕,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全身麻醉做食管镜,甚至需要做开胸手术处理大血管。任何一种病都可能出现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生命无法挽救,国内国外媒体已有很多诸如此类报道,但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低,不需要过于惊慌,但也不要忽视,遵循医生的诊治意见即可。 4、预防永远是第一位对于咽喉和食管异物,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勿说笑;儿童和老年人(尤其是戴假牙的老年人)若要吃鱼,尽量吃纯鱼肉,老年人尽量不要吃含枣核的枣糕、粽子或粥等。
第2个回答  2020-10-24
喉咙卡了鱼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首先要预防,防患于未然,在预防环节把住关,不让鱼刺卡住这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注意不要一边进食一边说话,注意力集中,尽量避免鱼刺误入身体内形成异物。一旦卡住了,要及时进行就诊,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自己随便处理如喝醋、吞馒头,这样有的时会适得其反,让刺越卡越深造成医生取出困难。到医院以后一定要首先跟医生交代,确实是卡了鱼刺,鱼刺大小是多少,然后卡在哪个部位觉得不舒服,这样明确告诉大夫以后,大夫可以根据情况,来寻找鱼刺到底卡在哪个地方,及时取出来。如果是小的鱼刺可能取不出来,因为可能越扎越深。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先观察一下,因为人体是有排异功能的,很小的鱼刺可以自己排出来,对人体并没有伤害。但是如果鱼刺很大,卡得深了以后会影响到周围器官,造成并发症,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要自行处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找专业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检查,找到鱼刺的位置,然后及时取出来,这是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环节。
喉咙是人体解剖器官,泛指喉腔。喉为气管前端的膨大部分,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粘膜构成。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
哺乳动物喉的构造完善。喉的入口称喉口,喉壁腹前缘的会厣软骨在吞咽时可遮盖喉口,食物和水经会厣上面进入食道,可防止食物和水误入气管。平时喉口开启,是空气进出气管的门户。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的喉腔,在中部的侧壁上有粘膜褶所形成的声带为发声器官,开始出现于无尾两栖类,但以哺乳类最发达(仅单孔类及有袋类缺如)。

咽喉是进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
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喉乃肺系所属喉为气息出入之要道,又为出音发声之器官。喉下连气道以通肺气,而肺主气、主声,以司呼吸,且肺有经脉通于喉咙,故喉咙的通气和发音直接受制于肺气、肺阴。若肺气宣畅,肺阴充足,则呼吸通利,声音洪亮。若肺气耗损,则鼓动无力,可见声音低微,懒语少言;肺阴不足,则虚火内灼,可见咽喉虚肿微痛, 干咳不利,声音嘶哑。因肺虚所致的发音障碍,即所谓“金破不鸣”。若因外邪犯肺,或邪热壅肺,循经上蒸.常见咽喉红肿疼痛、声音重浊、嘶哑,甚则失音。因肺实所致发音障碍,即所谓“金实不鸣”。

咽乃胃腑所系《重楼玉钥》说:“咽,嚥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所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医林改错》径称咽“即胃管之上口”。咽为胃之外候,与食管相连,贯连胃腑,足阳明胃经沿咽喉下行。胃属足阳明经。络于脾;脾属足太阳经,络于胃。脾升胃降,枢机灵活,则咽利食下,胃和纳畅。若脾胃失和,升降失常,可见吞咽不利,嗳气呕逆等。若脾胃有热,攻冲上逆,则咽喉肿痛,甚则水浆难以下咽。故有“咽喉为脾胃之候”之说。

咽喉与肝、肾在生理上亦有联系

足厥阴肝经循咽喉,上达颃颡,通过经脉的联系,调和咽喉气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又为刚脏,易为七情所伤。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气挟痰互结于咽喉,则咽喉如有梅核所塞,时轻时重,即发为梅核气(癔病球)。足少阴肾经从肺而上循喉咙挟舌本。若肾阴不足,咽喉失于滋润,加之虚火循经上灼,则咽喉焮红干痛,劳累后多发作。

咽喉为经脉循行之要冲

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而外,其余经脉均或直接抵达咽喉,或于咽喉旁经过。至于督脉、任脉、冲脉等奇经,也分别循行于咽喉。借助众多经脉的作用,咽喉与全身的脏腑气血发生联系,维持着咽喉正常的生理功能。《灵枢·经脉》、《灵枢·经别》等对咽喉与经脉的广泛联系有详尽记载。如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咽喉,入缺盆”;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太阴经别,“上出缺盆,循喉咙”;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出于面”;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出缺盆”;足少阴经别,“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连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