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感德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茶叶:1991年,感德镇充分发挥种茶地理条件优势,注重茶业的发展。至1994年,茶产业逐渐成为感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开始实施以茶叶生产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启动666公顷(1万亩)铁观音基地建设。鼓励茶农改造“三低”(低产量、低品种、低效益)茶园。至1998年,全镇投入资金355万元,改造茶园320公顷。1999年底,全镇茶叶产量达735吨,比1991年的254吨增长189%。2000年开始,感德茶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2000-2001年,先后在泉州、福州等地举办高规格的“感德杯”铁观音茶王赛,宣传铁观音,弘扬茶文化,提高感德茶叶知名度,使感德镇成为安溪西北部主要茶叶集散地。2002年,全镇新增注册商标23个。其中的“清品”、“清铧”为著名品牌;“龙馨”为知名品牌;琦茗茶厂、甘泉茶厂、祥兴茶厂获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企业。同时,实施茶叶千人培训工程。2003年。启动铁观音绿色基地和有机茶园建设。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工程,注重农残降解,推广生态茶园建设。2004-2006年,顺应市场消费潮流,提出“精品、优质、品牌、文化”的发展思路,坚持诚信立市,着力打造品牌,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镇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茶厂有16家。龙馨茶业有限公司的“感德龙馨”商标、琦茗茶厂的“琦泰”商标先后获得著名商标,碧峰茶厂的“碧龙”商标、庆云茶厂的“庆芸”商标先后获得知名商标。至2007年,全镇制茶工艺不断改革创新,推广空调制茶技术,出现“正味”、“消青”、“拖酸”等不同风味的产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同年底,全镇拥有优质茶园681.8公顷。其中生态茶园532公顷,茶叶产量1390吨,茶叶产值超5亿元,比1999年的0.3亿元增长15.7倍,实现了“茶业富民”目标。矿业:1991年全镇有潘田铁矿、霞春硫铁矿、歧阳铁矿3家,年产铁矿石6万吨,产值1000万元;霞春石灰石矿2家,年产石灰石10万吨,产值250万元。1997年,组建新田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开采潘田村草山坑新田铁矿,年产铁矿10万吨,产值3000万元。2003年,潘田铁矿进行股份制重组,年产铁矿石10万吨,产值8000万元。同年,霞春石灰石矿停采。2007年,全镇铁矿采矿厂4家,选矿厂2家,年产精矿50万吨,产值5亿元。尾厝铅锌矿,总投资6000万元,年可处理30万吨矿石,全面投产后可创利税3000万元。至2007年底,已完成征地和勘探扫尾工作,预计2008年可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