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即是疗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以及被拒绝的沮丧,都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坏就坏在父母对这种生命能量的控制、阻挠、漠视和压制,这让孩子在内心深处收到一个信息:我的这些都是不好的,我不被接纳。于是这些孩子会用一生的时间和自己内在的感受、情绪对抗,用一生的时间寻求别人的接纳而完全无法享受生命自足圆满的喜乐!

直到我们长大成年还很困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们都会喜欢乖孩子,听话的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能发脾气,不能哭,这些来要求孩子,来标准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清晰的记得小时候父母之间讨论起我,给贴的标签,“人来疯”现在知道那是希望得到关注的引起注意的信号,见到家里来了客人就会特别的爱表现一些,内心是开心喜悦的,可得到的是负面的不好的评判。““没皮脸”怎么说都跟不是说你似的”这个标签背后是家人想让懂得认错知错。可那时的自己却从那一刻就学会了哭,会哭了家人又说你“值不值就会哭”。多么尴尬,怎么做都不符合大人的心,久而久之学会了迎合讨好大人,忽略自己的情感需要。

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就有过自杀喝农药的行为,具体因为什么现在真的是记不起,虽然当初妈妈的极力抢救,救回了这条命,后来活着都是为了妈妈活

这个模式伴随我走进婚姻,不会正面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有了孩子为人母亲,为了孩子亲子陪伴,学习起如何教育孩子却对自己进行了内在的疗愈

对于情绪的允许,对于情绪的命名表达出来,对自己过去的认知有了颠覆的认识,这个过程在刚开始难以启齿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带着愤怒表达,一步步可以平和的表达,从开始认为自己的情绪有对方造成,到认识到情绪来源于自己的看法,基于自己的某些需要,这些需要对于对方也是有选择是不是要满足你。

深刻的体会看到即是疗愈,比如昨天的闷闷不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开心不起来,一点点的探索自己,观察自己内心,看到自己内心的郁闷源于期待源于对自己过去选择的不满,在探索的过程中,在看到的那一刻,身心就豁然开朗,身体就得到了释放,接下来的今天一天心情都是愉悦,有力

当自己得到疗愈后,还可以支持孩子,老公给到他们表达出来他们的感受,上午小宝玩积木想要用我的瑜伽垫,我拒绝给她用,让她用她自己爬爬垫子时,孩子就开始闹脾气。就替孩子表达,“妈妈拒绝你,你感到很伤心,很委屈是吗?因为你想妈妈同意你用妈妈的垫子,妈妈理解你被拒绝时会难过,伤心,想哭妈妈就陪着你。”这个表达出来的过程孩子就不哭了。“你有你的垫子,你可以用你的垫子好吗?”就一起去取了她的爬爬垫,允许孩子可以有情绪,同时给她的情绪命名,这样孩子也可以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如何表达出来,同时接纳被拒绝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