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常见胃肠道疾病还是胃食管反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1.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 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3.饭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4. 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5. 常常于饭后2小时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6.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那么如何预防胃肠道疾病及胃食管反流呢?

1.三餐规律。很多年轻人喜欢不吃早饭或者应付两口就完事,实际上这是最伤胃的行为。早饭一定要按时吃!还要吃得好。例如搭配米粥、稀饭、牛奶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消化。细嚼慢咽很重要。有一部人吃饭习惯狼吞虎咽,以不到5分钟的速度就解决乐吃饭,实际上是增加了肠胃负担。与此同时,经常吃夜宵,吃烧烤、喝啤酒等自嗨方式是最伤胃的!戒酒、少油腻、少辛辣刺激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2.坚持锻炼。很多人吃完饭后就喜欢躺着趴着玩手机看电视了,这样子很是伤胃。吃完饭建议静坐两分钟,然后选择散步等缓慢的的运动方式来促进肠胃蠕动。同时还能增加身体提抗力!

3.发现肠胃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觉得抗一抗、吃片止痛药就可以了,小病不治,大病来找的俗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一部分人肚子不舒服了,图方便就拿起家里的胃药随便吃两粒,这样子是非常不对的。像奥美拉唑适合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则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等病症。药不能乱吃,需遵从医嘱,对症下药。

不论是胃肠道疾病还是胃食管反流,都建议您今早去医院做专业正规检查。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论是胃肠道疾病还是胃食管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于不规律饮食、不 健康 饮食、环境因素等导致的胃肠道或是胃食管的功能异常,所以会出现一些消化液分泌紊乱而导致胃肠及胃食管粘膜保护屏障破坏,因此一些消化液或是又害物质直接破坏胃肠粘膜或是食管粘膜出现炎症反应。

首先胃肠疾病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胃部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胃部腺体分泌失调,导致一些胃酸等消化液直接刺激破坏胃粘膜出现胃部反酸、胃部隐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肠道疾病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肠道蠕动及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容易导致出现便秘或是腹泻、腹痛及粘液脓血便等出现。

而食管病变大多数除了进食一些刺激性强的食品直接破坏食管粘膜之外,还有就是食管自身发育不全导致功能不全,还有就是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及胃酸反流入食管,而还有就是胃内消化液过多也会进入食管,所以食管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烧感、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对于胃肠道疾病还是胃食管疾病,一但出现这些类似的症状就应该及时治疗,避免导致病变进一步发展。

人的一生总会遇上反流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都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而且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患者自我症状和实际病情严重度相差甚远的状况。

例如,我们常在自助餐后出现反胃的症状,这是因为自助餐时,人们往往容易吃多喝高,胃中食物超载,不得不动用更多胃酸来消化食物,于是胃扛不住了,食物与胃酸你推我搡,夺门而出。然而,这种一过性的经历并不能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证据。

1.胃食管反流

进食后,尤其是晚上或卧床休息时,有酸性液体或苦水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入咽部或口腔,甚至会流入鼻腔,引起刺痛。少数患者伴有胸骨后或心窝处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胸口。

2.胸骨后烧热感或灼痛

胸骨后灼热感称为“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多位于胸骨后、剑突下(腹部正中最高处),尤其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出现。症状多在食后1 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弯腰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制酸剂后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

3.胃灼热、泛酸

进食后1 小时左右出现,进食后躺卧或剧烈运动更容易出现此症状,服用胃药如抑酸药症状减轻或消失,稍微进食过热或酸性的食物,症状明显加重。

4.吞咽疼痛、吞咽困难

有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吞咽疼痛,常吞咽食物时一过性疼痛。有时反流物刺激引起食管痉挛,可发生严重剧烈胸骨后刺痛,向背、腰、肩、颈部放射,酷似心绞痛。

前期,因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发生间歇性吞咽困难,进食时胸骨后梗噎感,感觉无法完全吞咽下去,进一步发展致吞咽困难频率明显增加但症状反而减轻;后期,当发生食管狭窄时吞咽困难持续加重,变成永久性吞咽困难。

对比以上4 个标准,你就能够大致判断是不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当然如果需要确诊病情严重程度,还需到医院的胃食管反流专科做对应的检查,对自己身体负责。

胃食管反流属于胃肠道疾病的一种 ,胃食管反流与胃肠道疾病的症状表现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胃肠道疾病包含的疾病较多,症状表现往往更为复杂。

1.腹痛

腹痛是胃肠道疾病常见的典型症状。由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通常引起疼痛的炎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阑尾炎、炎性肠病和感染性肠炎等。最常见的腹痛病因是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2.胃灼热感

胃灼热感、胸骨后烧灼感,至少间断出现在40%的人群中。传统上,胃灼热感是胃食管酸反流所导致。但是,也有一些是由于食管黏膜神经过度敏感导致的。

3.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可由胃肠道疾病、药物、毒素、急性和慢性感染、内分泌异常、前庭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产生,最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和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患者。

4.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是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常见主诉。腹泻、便秘、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血便、粘液便等。便秘的原因包括梗阻、结肠动力障碍、药物等。腹泻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炎性病因、吸收不良和药物因素。肠易激综合征可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

5.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溃疡病、胃十二指肠炎和食管炎。最常见的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痔、肛裂、缺血性结肠炎等。其他原因包括肿瘤、炎性肠病、感染性结肠炎、药物相关结肠炎以及其他血管性病变。

6.其他症状

吞咽困难、吞咽痛和不明原因胸痛提示食管疾病。体重下降、厌食和乏力是肿瘤、炎症、动力性、胰腺、小肠黏膜和精神疾病的非特异性症状。炎性疾病可出现发热,但恶性肿瘤也会有发热反应。胃肠道疾病会伴发肠外表现。炎性肠病与肝胆功能失调、皮肤和眼部病变、关节炎等相关。

其它系统性疾病也可以累及胃肠道,如有些疾病会引起胃肠道缺血、持续性腹痛或出血等。

比起胃肠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疾病单一,症状表现也较为简单。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和胃之间连接处的贲门肌肉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等部位。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三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都是以症状为主的,其症状分为食管本身的症状和食管外的症状,食管本身的症状常常表现为 烧心、反流、胸痛 等,食管外症状常引起 呼吸道、鼻子、眼睛 等部位出现症状,比如 咳嗽、哮喘或咽炎 反复发作等。

总之,不管是哪种疾病,出现不适就要及时就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冀医生,我一直后背疼,说是胃食管返流,但是去年做的胃镜只有一小块糜烂,食管没有问题呀,一直后背不舒服,说话多了更难受,胃有时也不舒服,吃了几盒耐信作用不大,也喝了一段中药了,还是不舒服。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在多种因素导致的贲门括约肌功能异常,使胃十二指肠内的胆汁、胰液、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局部及食管外的病变。如反流性食管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变,以及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症状及胃镜检查。对于有典型反流和烧心症状的病人,可以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用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如奥美拉座每次20mg,每天2次,连用7~14天),症状明显缓解,初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所以诊断方法有所不同。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依据:①有反流和(或)烧心症状;②胃镜下发现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依据:①有反流和(或)烧心症状;②胃镜检查没有食管病变;③24小时食管酸碱度监测表明食管存在过度的酸、碱反流;④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

胃食管反流病需要与其他食管病变(如感染性食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癌等)、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等相鉴别。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症状应该与心源性胸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非心源性胸痛进行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还应注意与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烧心、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相鉴别。

总的来说,平时有“ 反酸烧心 ”症状,并伴有胸骨后不适症状,或者咽痛、顽固性咳嗽等症状时就要警惕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可以应用抑酸剂实验性治疗或胃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确诊。

谢谢阅读!

1、胃食管反流病进食后,尤其是晚上或卧床休息时,有酸性液体或苦水或胃食管反流病进食后,尤其是晚上或卧床休息时,有酸性液体或苦水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入咽部或口腔,甚至会流入鼻腔,引起刺痛。少数患者伴有胸骨后或心窝处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胸口。

2、胃食管反流病会胸骨后灼热感称为“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多位于胸骨后、剑突下(腹部正中最高处),尤其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出现。症状多在食后1 小时左右发生,在服抑酸药后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

3、有胃食管反流病时可出现吞咽疼痛,常吞咽食物时一过性疼痛。有时反流物刺激引起食管痉挛,可发生严重剧烈胸骨后刺痛,向背、腰、肩、颈部放射,酷似心绞痛。

对比以上3 个标准,患者可以从中大致判断是不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望闻问切,看舌头

我就有胃肠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年初检查出来,自己胃溃疡、胃肠息肉、食管炎等疾病,8月份刚做完手术,在这之前其实就有症状,但我一直不知道是胃肠等毛病,看了很多次没有看对科,这种毛病症状是胃肠不舒服是肯定的、但胃不是特别痛、两边肋条骨有点涨的难受、总爱拉肚吃上药拉肚就好、大便不畅,最主要的是后背酸酸的难受,后背靠着肩胛骨封中间位置,有一元钱硬币一个点那么大,一直麻麻酥酥的感觉,其实就是食管炎,食管炎治好了!这个症状也消失了!这个病很容易误导自己和医生,以前什么骨科、胸透等等都看了?也没有查出什么?再一个就是后背肺子那个位置,也有一个点总是麻酥酥的感觉,其实就是胃溃疡、胃肠息肉带的病,手术完吃完药,这些症状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