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11执一义德静虚平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淮南子》卷1 原道训 诗解 11执一义德静虚平粹

题文诗:

至一至情,至情至义, 是 一之理 , 能 施四海 ;

故 一之解 , 能 际天地 . 一 其全也 , 纯兮若朴 ;

一 其散也 , 混兮若浊 . 浊而徐清 , 冲而徐盈 .

澹若深渊 , 泛若浮云 ; 若无而有 , 若亡而存 .

万物之总 , 皆阅一孔 ; 百事之根 , 皆出一门 .

其动无形 , 变化若神 ; 其行无迹 , 常后而先 .

至人之治 , 掩其聪明 , 灭其文章 , 依道废智 ,

与民同公 . 约其所守 , 寡其所求 , 去其诱慕 ,

除其嗜欲 , 损其思虑 . 约守则察 , 寡求则得 .

夫任耳目 , 以听视者 , 劳形不明 ; 智 虑为治 ,

苦心无功 . 是故圣人 , 一度循轨 , 不变其宜 ,

不易其常 , 故准循绳 , 曲因其当 . 夫喜怒者 ,

道之邪也 ; 而 忧悲者 , 德之失也 ; 好憎 也 者 ,

心之过也 ; 嗜欲 也 者 , 性之累也 . 大怒破阴 ,

大喜坠阳 , 薄气发喑 , 惊怖为狂 . 忧悲多恚 ,

病乃成积 ; 好憎繁多 , 祸乃相随 . 心不忧乐 ,

德之至也 ; 通而不变 , 静之至也 ; 嗜欲不载 ,

虚之至也 ; 无所好憎 , 平之至也 ; 不与物散 ,

粹之至也 . 能此五者 , 则通神明 ; 通于神明 ,

得其内也 . 以中制外 , 百事不废 ; 中能得之 ,

外能收之 . 中之得 之, 则五藏宁 , 思虑 能 平 ,

筋力劲强 , 耳目聪明 ; 疏达不悖 , 坚强不鞼 ,

无所大过 , 无所不逮 . 处小不逼 , 处大不窕 .

其魂不躁 , 其神不娆 , 湫漻寂寞 , 为天下枭 .   

  【原文】  

    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兮其若深渊,泛兮其若浮云;若无而有,若亡而存。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其动无形,变化若神;其行无迹,常后而先。是故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于公。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故准循绳,曲因其当。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者也。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无所大过而无所不逮。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寞,为天下枭。

【译文】

     因此这“一”之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之要义可运用于天地之间。它完整纯粹得像没有雕琢过;它逸散开来像混沌的浊泥。浑浊而能渐渐澄清,由虚空慢慢盈实;它宁静如同莫测的深潭,飘荡若似空中的浮云;似有似无,似存似亡。万物无不例外来自“一”之死穴;百事根据理由出自“一”之门户。它活动时没有具体形状,变化奇妙;它行事时没有任何痕迹,常置身在后,却又常常领先。

 所以得“道”者治理天下,闭塞目耳,灭毁纹彩,废弃智慧,依道而行,与民众一律公平对待。他简化职守,减少追求,排除欲念,去掉嗜好,俭于思虑。简化职守则容易明察,减少追求则容易满足。相反,如果过分任用耳目视听则劳累身体且不明智;如果过分凭藉智虑理事则劳损心神且无功效。因此圣人一贯遵循法度,不轻易改变适宜的常规,遵循法度准则,尽力依顺事物的本性。    

 喜怒无常是对“道”的偏离;忧伤悲痛是对“德”的丧失;喜好憎恶是对“心”的伤害;所以嗜好欲念是天性的累赘。人大发脾气则会破坏阴气,人高兴过分则会损伤阳气;气短急迫导致喑哑,惊慌恐怖导致发狂;忧悲过分导致怨恨,疾病也由此积成;好恶太多,祸也就随之产生。所以圣人保持内心无忧乐,是“德”的最高境界;通达而不多变,是“静”的最高意境;无嗜好欲念,是“虚”的最高意境;没有爱憎,是“平和”的最高境界;精神不因物累,是“纯”的最高境界。能做到上述五点,就能与“神明”相通。和“神明”相通者,是有内性修养的人。所以用心性制外形,百事不废败;心性修养成功,就能保养外形。心性得到修养,人体五脏便安宁,思绪便平和,筋骨强劲,耳聪目明;通达而不乖乱,坚强而不折断;没有什么太过分也没有什么不及,处窄处不觉得逼迫,处宽处不觉得空旷;心神不急躁,精神不烦扰;清静恬淡可成天下之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