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民俗文化的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2
石岛拥有深厚的海洋文化传统,以石岛大鼓为核心的渔民祭海、娘娘送灯等海洋文化活动独具特色;石岛的民间艺人技艺精湛,在书画、奇石、收藏、根雕、剪纸等领域均有深厚造诣,多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石岛共有六十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政界省部级以上和部队军级以上要员。
画村牧云庵,闻名遐迩的渔民画村,家家户户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如色彩绚丽的宫殿;扬帆远航的大展宏图,满仓而归的喜乐图等。村中专设一个常年开放的“美术展览室”,展示200多件作品,包括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书法和剪纸等,这只是村民几十年创作的一个缩影。该村有80多幅作品参加市、省级及全国的美术画展,20幅作品获奖,20多幅年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400多件美术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剪纸在村中也有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美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当作一件高雅事。
花村车脚河,是海内外的花村,位于法华院东。这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上覆盖着砂质黑土,山泉四季潺潺,非常适合花卉栽培和生长,因此山上有数不尽的野生花卉。车脚河的养花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开始有规模的庭院养花,经过300多年的发展,花卉种植已成为村里主要经济支柱。该村花卉以杜鹃、茶花、云松为主,品种繁多,仅杜鹃、茶花就各达近百个品种。其自行培植的“桃红”杜鹃在全国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现已是山东最大的杜鹃、茶花养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户户有花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该村现户平均养花在800株以上。
杜鹃花早春的石岛,漫山遍野都盛开着野生的杜鹃红花,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因此石岛人又习惯称之为"映山红"。早在18世纪初,石岛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鹃的习惯。到20世纪20-30年代,石岛盆栽杜鹃就已经进入商业开发时期,或在商号里挂牌交易,或作为礼品馈赠宾朋好友。新中国成立后,石岛的杜鹃花栽培获得了较快发展,大量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并自成体系-石岛杜鹃。石岛杜鹃主要品种有毛叶子、石榴红、白杜鹃、五宝珠、富贵姬、玉翠锦、锦风、粉天惠,小桃红、西洋鹃等20多个。其中,西洋鹃是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入石岛并广为普及的。石岛人喜爱杜鹃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间,种草养花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时,石岛人仍然钟情于杜鹃花的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杜鹃品种,就是当年痴心的石岛人通过多种形式培育并保留下来的。当时,在民间留下了许多育花、护花、献花的佳话。曾经有多批石岛杜鹃"奉调入京",见证了那段岁月中发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石岛杜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杜鹃栽培,已成为石岛的一个特色产业。石岛173个自然村中,大规模栽培杜鹃的有68个,年生产石岛杜鹃900万盆以上,主要销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连、青岛、烟台等地。石岛杜鹃在花卉界闻名遐迩,多次获得展评大奖。其中,盆景杜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花卉盆景大奖赛中独占花魁;小桃红杜鹃在1998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
渔村大鱼岛村依山傍海,是我国最大的自然渔村,也是我国渔村风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顶,青石为墙,冬暖夏凉)及渔村部分旧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鱼岛人耕海牧鱼,艰苦奋斗,在全国响当当地树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开放以来,大鱼岛村居民文化福利设施健全完善,有“中华第一渔村”的美誉。
石岛大鼓石岛渔家大型锣鼓始创于明末清初,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原各村有一两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后宫庙会时演奏。过去的锣鼓十分深沉、舒缓,甚至有些苍凉碧如,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对未来充满着悬念。1993年,石岛镇文化站壮大锣鼓队伍,并对大鼓的曲调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变单打为群打;二是去掉了每套的手锣、小钹等小件,增加了锣、钹各一的组件;三是根据时代精神,加强了水斗中欢乐气氛;四是改二钹指挥为一人总指挥,从而使锣鼓的音乐性进一步发展和完美,阵容更加宏大,气势更加壮观。它主要表现出石岛人民在同大自然、特别是与风浪斗争中坚韧不拔的斗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及敢打必胜的信念。如今,这里已培养出一支以石岛中学300多名渔家弟子为骨干的新一代“石岛渔家大型锣鼓队”,并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大型活动中一展风采。
石头楼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的石岛,除了拥有极具民俗特色的海草房外,石头楼也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走在石岛街头,古朴庄重的石头楼时常跳入眼帘,矮的二层,高的四五层,在使用现代化建筑材料的楼房中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建造石头楼的石料就地取材,大多来自石岛山。这座山属槎山山系,著名的“石岛红”大理石就出自这里。“石岛”也是以这座山得名。
石岛最早的石头楼当属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的天后宫,由山西人王一德所建。260年过去,承载着风雨沧桑的天后宫,依然矗立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清朝中后期,随着石岛的开埠,石岛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一些富户的石头小楼也在众多的民房中拔地而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石岛石头楼建设的繁荣期,建造石头楼的大都是一些机关单位。由于当时石头价格便宜,从附近山上可以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富有特色。当年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加固型的小推车,一辆能推一千多斤,每天最少能推两趟,有时候能推三趟,体能付出很大。因为用材多,一些路途较远的村庄也有用牛车、马车将石头运到石岛。那时没有塔吊,建楼房全凭人工搬运。每块石头最少也是100多斤,工匠们就是凭着力气一层层将石块垒砌起来。当石块垒至约一人高时,就开始搭脚手架了。脚手架搭建成较缓的台阶型,每层脚手架上都有人。地面的人将石头端到第一层脚手架上,然后一层层地传递到最高层。一些分量重且体积大的石块人工无法搬动时,工匠们就支起滑轮。正是这种“燕雀衔泥”式的施工,使一座座石头楼拔地而起。
这种外观没有任何雕饰的石头楼,因为墙体厚重,楼内冬暖夏凉,很受人们喜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心砖广泛采用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建这种石头楼了。石岛共有石头楼近20栋,许多石头楼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然风采依旧。石岛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建筑物的保护力度,已对现存的石头楼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同时要求所有产权单位在修缮时一定要保护好石头楼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