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人自杀,网红建筑惹争议:这样的打卡,该停下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今为止,你见过最惊艳的建筑是哪个呢?


当社长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2500个台阶,整整18层,造型呈圆形环绕,总长超过1.6公里。


它就是纽约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The Vessel”。


听说光是建造它就花费了2亿美元,而想要步行到顶层,几乎等同于爬一座大山。




铜色钢铁和混凝土的组合,让这座建筑未来感十足。


第一次看到它,还以为是科幻片剧照!


依靠着超强的设计感和背后建筑大师的加持,“The Vessel”被当做了网红地标吸引了各个国家的人打卡拍照。



甚至有人,选择在这里自杀。由于接二连三地有人在这里结束生命,“The Vessel”已经在2021年初被迫关闭。


争议也随之而来:


这个创新的设计到底该被定义为什么呢?建筑、装置还是一场艺术秀......


当网红经济席卷全球,任何行业似乎都想趁机蹭个热度吸引人们的目光,建筑当然也不例外。


而为了打卡这些网红地标,人们也是给足了面子,甚至从早上排队到晚上也不嫌麻烦。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网红”


最近,深圳文和友开业就冲上了话题热搜。


十足的烟火气,随处可见的霓虹灯、手写招牌、四处张贴的小广告......



以及街边牛杂、臭豆腐等市井小吃,种种做旧的设计,让人好像“穿越”回到80、90年代。




可热搜的焦点却不是文和友个性别致,有趣好玩的餐饮环境。


而是因为开业当天,5万人排队的人海盛况。



社长很好奇,难道这些人都不用上班的吗?


好像这几年,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只要一加上“网红”这两个字,就能立刻大火!


似乎它们代表着一种潮流的风向,自己不去试试,好像就不合群、会落伍......


网红营销也正是抓住了人们这种“虚荣心”和渴望“合群”的心理,铺天盖地的开起来。


但人们真心喜欢这些网红产品吗?其实并不见得。


打卡行为,才是当代人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只要小红书或微博一推广,无数人就会蜂拥而至。


宁愿排上七小时的长队,花费上百元也要喝上一杯网红奶茶;



不管有多远,不管有多贵,也要到长沙买一杯茶颜悦色。



曾经的网红店鼻祖——桃园眷村,因为昂贵的价位,被称为“早餐界的爱马仕”。



他家的油条可以卖上8元一根,烧饼25元一个,却仍受到人们的追捧。


最火的时候,1 天有1000多人来打卡,需要排队2小时才能吃到。



为了一睹为快,人们不惜千金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


可如今,桃园眷村的生意早已大不如前,热度也逐年下降。


这真是应了一些人说的话:


网红店就像龙卷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红就死,过程极“短”。


打卡前还需三思


还有一些网红地,等到了地方,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模样......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小于连像”,是每个去比利时的人都期待的打卡地标。


别人照片中的小于连像


但每一个布鲁塞尔人都一定会劝你说:


“那个有名的小孩真的很小,就算你把期待降的再低,它都依然比你期待的要小!”


真实的小于连像,高度53厘米



的确,他们没说错,这个撒尿的小孩小到需要拼命放大镜头才能拍的清。


同样见到实景,多少会有心理落差的网红地还有很多:


比如,丹麦的国宝雕像——小美人鱼。


坐在巨大花岗石上的小美人鱼,望向远方,看起来悠闲自得。


别人照片里的小美人鱼



其实真实的她只有不到1.5米的高度,在拥挤的人群下,唯美度大打折扣;


真实的小美人鱼,高约1.5米


吸引无数人的英国“巨石阵”,真实的模样既不“巨”也不“阵”,有的只有“石”。


别人照片里的巨石阵


最高的也只不过8米,而且直挺挺的戳在那里被人群包围着,反而像个“弱者”。


真实的巨石阵


利用社交平台和滤镜,网红店和网红景点是层出不穷,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如果你还靠着网上的美图,不假思索的飞过去打卡,不仅可能大失所望,甚至还会被坑!


巴厘岛有一个名叫“Gates of Heaven”(天堂之门)的网红景点非常有名。



绝美的水面景致,仿佛仙境,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专程到这里拍照。



然而现实中的场景却让人跌破眼镜!


因为它是这样的



走近之后是这样的



没有湖,没有水,只有光秃秃的地......


而所谓的大片,则是当地商贩用iphone和一面镜子拍出来的。



每次收取1~2美元,排队三小时,拍照10秒钟。


为了骗游客的钱包,真的是满满的套路。


面对这样的网红地,社长劝劝你们还是别打卡......


最美“打卡地”也许就在身边


十几米的长队、几十万的粉丝、分分钟“10万+”的营销软文……总是搅得人心痒痒。


于是,我们的朋友圈里,总是有好看的美景、诱人的 美食 和最潮的网红地。





社长之前和一个同事出游南京,去参观了总统府。



一进总统府的大门,就感觉到浓烈的 历史 气息,像最爱的 历史 故事书铺开在面前。


因为对相关 历史 有着浓厚的兴趣,社长一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而同行的同事却表示兴奋不起来,甚至感到有点无聊,仅仅打个卡拍个照就匆匆的往外走。


经过这次出行,社长吸取了经验,以后每次到哪里游玩,一定要做些功课。


这个功课包括对目的地的了解,还有对同行人的认知与选择。



因为可能对你而言的美景,对不感兴趣的人也许就是几间房子而已。


他们只有打卡了事,充其量让别人知道自己已经到过就够了,然而对景色背后的故事却一无所知。


其实,去到某个地方、吃到某个食物,觉得很有意义很有趣,选择打卡也无可厚非。


可如果像完成任务般为了打卡而打卡,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原有的初衷,慢节奏的生活正在淡化和减少。


但比起拍照打卡,更重要的应该是生活本身。



想想古时的人们,他们没有网络、没有相机、更没有朋友圈......


却依然可以为看到的每一座山河,尝过的每一口绝味,有感而发的赞叹和落泪。


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不如前人吗?


并不是的,只是我们忽略了生活中其他更多值得去享受和向往的事物。


余华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不让自己留有遗憾可能才是我们最好的打卡选择。




而真正时髦的人或者说幸福的人,也一定懂得适当给生活做减法。


所以,社长建议,当我们再准备去打卡时,不妨先冷静想想,自己到底为什么去?


别再让无脑的跟风和打卡,毁了我们原本应该更加精彩的人生。


朋友们,你们说对吗?


这朋友圈属实吓坏我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