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俐容:孩子的情绪感受 没有对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买植物回家还有个「栽种说明书」提供基本指引,但每个带着天生气质出生的孩子,从娘胎里出来却不曾附带「教养说明书」。杨俐容建议父母,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许多特质都可以「换个角度看」,这样对孩子的看法就会大不同。

「每个人都有『父母』、『成人』、『儿童』三大分身,三者愈均衡,与幸福的距离愈近。」这句话是《情绪教养从家庭开始》的作者杨俐容,在为国小六年级孩子上EQ课程时有感而发的心得。

她深深认为,在情绪这个领域,要学习的不只是孩子,父母本身如何调整角色也是极大的课题。

长期推动国小学童EQ教育,加上自己有两位个性完全不同的女儿,让杨俐容亲身感受到:父母所形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绪影响重大。

在《情绪教养从家庭开始》书中,她一开始就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父母扮演的是园丁的角色,只要能了解孩子天生的特质,给予需要的沃壤,他就能长成最好、最适合自己的样子。

虽然把「生养孩子」与「培养植物」相比拟,但两者毕竟仍有所别,至少有个最大不同就是:买植物回家还有个「栽种说明书」提供基本指引,但每个带着天生气质出生的孩子,从娘胎里出来却不曾附带「教养说明书」。

杨俐容建议父母,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许多特质都可以「换个角度看」,这样对孩子的看法就会大不同。比如规律性低的孩子,虽然在常规上经常不会遵守规定,让大人感到困扰,但这样的孩子通常也比较有创意。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父母比较不会为一些生活细节生气。

良好的沟通,是打造优质亲子关系的基础。在这本书里,杨俐容提供了几个情绪教养的方法帮助父母,让沟通更容易:


A、父母要了解内在需求并调整习惯:当孩子长大不再那么依赖父母,父母的唠叨常是因为想拉回和孩子的关系。爸妈要觉察自己的状态,关心孩子但也开始学习尊重孩子的独立,调整多年累积下来的「事必躬亲」、「凡事提醒」的照顾习惯。

B、父母要学习有效的管教方式:未成年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规范,注意不要「隔空喊话」,重要的话当面说请楚,用简短的话语取代冗长说明,并以行为后果帮助孩子体认规范的重要。

A、专注听孩子说话:孩子常抱怨我只要说一句,你都会接着说十句。 这代表父母习惯说教重于倾听。父母得学习运用眼神和手势,让孩子明白「我正注意你在说什么」。

B、改写孩子说的话:改写的意思是把孩子话中话重复一次,如:「你的意思是不是……」经过倾听,孩子将充分感受父母的了解与接纳。

C、回给孩子合宜的反应:当孩子说:「今天功课好多唷!」害怕孩子讨厌做功课父母可能会急着说:「才四样而已,只要专心很快可以做完唷!」但听得懂孩子内心话的父母则会说:「你好像很烦喔!」其实,孩子的情绪只要得到适当的抒解与支持,他们就容易遵守该有的规范。


A、父母要充实相关知识:「了解」是最重要的基础与内涵。 如父母若了解孩子虽然现在学才艺的机会比父母当年多出许多,但同时也承受过度的负荷。有这层了解,父母就不会把孩子假期填满,而会留意是否有适度的留白时间。

B、鼓励与接纳孩子:给孩子具体的鼓励而非空泛的赞美。全然接纳孩子的特质,帮助他建立自尊与自信。

C、传达「我讯息」:除了听孩子说话,父母很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懂得去考量父母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

D、把握顿悟的机会:一位爱整洁的妈妈在孩子打破东西时总会破口大骂。有一回当她自己打破东西,孩子在旁却说:「妈,你有没有发现,你打破我都没有骂你。」妈妈当场顿悟自己的行为,从此对孩子的无心之过,也多了点体谅。

培养孩子的高EQ,父母一定要体认「情绪感受没有对错」,不同的孩子对不同的事情感受是不一样的,千万别把每个孩子套上同一个模子的情绪样貌,并把重点放在「引导孩子情绪反应的恰当性」,尊重孩子感受上的差异。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学习「情绪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域,并以什么方式来反应才是恰当的」。透过日常生活对话、以身作则,情绪教养就能从家庭开始,在父母循循善诱的带领下,孩子的EQ才有机会成长茁壮。  

父母是园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唯有了解孩子天生特质,给予需要的土壤,才能让他长成最适合自己的样子。 ——摘自《情绪教养从家庭开始》/杨俐容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