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1-8单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3
【 #教案# 导语】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

  习作要求: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出示词语,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校园

  生活的哪一个场景,同学们在干什么?

  (提示:用上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大树下,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母鸡”张开“翅膀”护着身后的“小鸡”,“小鸡们”一个扯着另一个的衣摆,躲在“老母鸡”的身后。“老鹰”一会儿冲向左边,一会儿冲向右边。“老母鸡”一会儿挡在左边,一会儿挡在右边。“小鸡们”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叫......

【篇二】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二单元

  习作要求: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仿照课文围绕一种景物展开细致描摹或者学习“阅读链接”中对多种事物进行简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提示:1.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美。2.要运用富有新鲜感的语句来描写景物特点。)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早上,我背着书包上学去。路边的矮墙旁,一架架蔷薇连成了片,无数的枝头从铁栅栏上垂下来,形成了绿色的瀑布。绿色的瀑布上缀满粉红色的花朵。蔷薇的花朵比月季小,但是总是一簇一簇的,在阳光下显得那么辉眼。蔷薇的花香很浓都,甜丝丝的,有点像荔枝的味道。走在花下,我总是忍不住深呼吸。

【篇三】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三单元

  习作要求:

  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结合课文内容写下来。

  练习从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内容。

  按顺序说说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篇四】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四单元

  习作要求:

  每个人都有名字。和同学交流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人的名字的。

  练习有条理地把了解到的信息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回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第二题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猜内容。

  二、猜一猜同学或老师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三、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有条理地说一说自己名字或者搜集的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四、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

  改互批。

  例文:

  我的名字叫尹亦心,爸爸妈妈说,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所以我的名字中有了一个“心”字。“亦”表示“也”的意思,“亦心”合在一起就是“也是心肝宝贝”。我的名字还有第二层含义呢,“亦”字与毅力的“毅”字同音,爸爸妈妈希望我有毅力,勇往直前,一直到达成功的彼岸。我名字中的“心”字则代表爸爸妈妈希望我在做事的时候要细心,在做作业的时候要用心,不要三心二意,既要保证速度也要保证质量。

【篇五】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五单元

  习作要求: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后写下来。

  学习《金色的草地》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二、教师出示常见事物变化的图片。

  (如:向日葵、含羞草、睡莲、小猫眼睛……)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学生说说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提示:1.说一说观察的事物或者场景的变化情况。2.想一想事物或场景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可以说一说课前搜集到的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

  四、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我家门前有一丛牵牛花。大清早,牵牛花就吹起了蓝紫色的小喇叭,很是好看;到了中午,它就变成紫红色。通过查资料我明白了,牵牛花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牵牛花里含有一种色素,这种色素遇到不同性质的液体时,会显出不同的颜色,由于植物体内的液体的性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样就使牵牛花的颜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篇六】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六单元

  习作要求:

  从《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

  练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结构方式和“……像……”“有的……有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二、说一说这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

  (多彩的鱼、美丽的珊瑚、可爱的海龟、飞翔的海鸟)

  三、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图画说一说。

  (提示:1.用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式。2.用上“……像……”“有的……有的……”句式。)

  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篇七】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七单元

  习作要求: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运用拟声词等描写声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大自然的声音》的主要内容。

  二、说一说你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老师补充其他的声音,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在哪里听到过。

  三、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1.围绕一个意思写2.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描写声音的词语或语句。3.恰当地用上拟声词。)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厨房是个音乐厅。妈妈做饭时,里面便传来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妈妈洗菜时,水“哗啦——哗啦——”地唱着一首欢快的歌曲。刀在菜板上切菜,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咚”,就像一位鼓手在卖力地打鼓。锅铲飞速翻炒,发出“当当”的声音,就像是在弹钢琴。“哗啦——咚咚——当当——”就像一个乐队,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曲子,好听极了。

【篇八】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八单元

  习作要求:

  阅读《司马光》,借助注释先说说这个故事,再写下来。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二、读读文言文,借助注释讲一讲这个故事。

  (提示:1.要按一定的顺序讲述2.借助课文插图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或语言。)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有一天,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庭院里玩。庭院里有一口大瓮,瓮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瓮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瓮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瓮,几下子就把瓮砸破了。瓮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瓮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篇九】作文小练笔怎么写

  1、变换角度,抓改写。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石榴》这篇课文介绍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看做是可爱的石榴,来介绍自己,在作自我介绍时,可根据从文中了解的、插图上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分别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果实的特点。

  2、空白之处,抓扩写。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文章充分抓住空白,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通过填补这些空白,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卧薪尝胆》一课讲到“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尽了屈辱”,感受到勾践夫妇饱受屈辱、备受艰辛、历经磨难,但是“屈辱”这个词比较抽象,可以想象吴王面对给他做牛做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勾践,又会怎样去羞辱他。

  3、示例模仿,抓仿写。

  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习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模仿对象和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促使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4、奇思妙想,抓续写。

  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