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牧羊有什么启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21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说甘肃民勤 )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第2个回答  2020-12-22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一首李太白的《苏武》,苏武大义为国的凛然、坚贞不屈的精神、含辛茹苦的沧桑跃然眼帘。 苏武,历经武、昭、宣三帝,爵至关内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武帝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民族英雄。武帝时期,汉、匈两国关系阴晴不定,风云变幻。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匈奴派来使者求和,并放回以前扣押汉朝的使者。武帝为了缓和两国关系,派中郎将苏武,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持节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呈上国书、送上礼物,静等单于回书返汉。天有不测风云,此时,匈奴国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一死了之。匈奴单于救活了苏武,面对匈奴单于高官厚禄的诱惑,苏武都言辞决绝。于是,匈奴单于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靠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他命不该绝,就把他流放到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苏武到了北海,那里荒无人烟、赤地千里,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年复一年,旌节上的穗子全都掉光了。公元前85年,匈奴单于一命呜呼,匈奴发生内乱,分裂成三个国家。新单于再也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于是又派来使者求和。彼时,武帝已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多方打听,发现苏武还活着,于是苏武才返回大汉,这期间度过了沧桑、艰难的十九年。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遭受了十九年的磨难,胡须、头发全白了。苏武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万人空巷。

戏说: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没有国何来家 苏武虽然是在为封建统治者的王朝效力,但那终归是他的国,他生于斯、长于斯。面对威逼利诱、折磨羞辱,他都不卑不吭的选择了国家大义。于现实意义来说,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又何尝不是大家选择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党派之争的硕果结晶呢; 2、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匈奴新单于即位就求和如此,地位巩固后四处杀掠同样是如此;汉初送女和亲如此,武帝时汉朝强大后将匈奴赶进荒漠更是如此; 3、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面对匈奴的高官利禄,苏武选择了对他信任的汉武帝,面对匈奴的百般羞辱,各种死亡威胁和行动,苏武始终矢志不移,这是一种多么纯洁和高贵的品质啊;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苏武吃尽千辛万苦,终成就了他伟的思想家、外交家之美名,他的事迹流传千古; 5、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不管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出于爱惜人才,匈奴单于客观上都为之后汉、匈两国关系的再次转机留下了契机。这也告诉我们,事情不要做的太决绝,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留个门缝多束光; 6、和平来之不易,键盘打不了仗 现在动不动就有人在网上鼓动战争,看看叙利亚、瞧瞧巴以冲突、望望阿、亚之争,哪个地方不是血光四溅、哪个家庭不是妻离子散、哪里的人民不是流离失所。古代战争如此、现代战争更是如此,虽然我们不怕战争,但是打仗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点赞不要钱,转发不费力,评论长知识,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
第3个回答  2022-06-15
1、坚守心中的信念。苏武在出使匈奴时,因“虞常事变”被扣押。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传达出他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表现了他决不“屈节辱命”的必死决心。面对威逼利诱,他从容处之。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依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汉朝使者身份。
2、对祖国的赤诚忠心。悠悠十九年,苏武饱经风霜,历尽艰辛,始终坚守着捍卫汉廷的诺言,即使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的爱国之心仍赤诚可鉴。苏武何以如此坚定?正是源自他为祖国手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胆忠心,源自他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高尚民族气节,也正因为如此,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千古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