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心态的转变,职场总是让人觉得恐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低下头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也工作两年了。

两年来,不沉溺与虚幻而没有价值的圈层,不装腔作势不趋炎附势,不投机取巧始终目光如炬,没有体验到太多人性的邪恶,感受到更多的是付出就有收获。

让人满足且砰然心动的职场之旅仍在继续,保持愉悦的同时也充满惶恐,从容面对的当下却也战战兢兢。毕竟这条路那么长,漫长而没有边际,无法追溯也并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禁锢和限制。

但是也确实的分明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这种变化潜移默化,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只是伴随着职场生涯的进击,周围环境的变更,在一个充满机遇变化的行业里自己和周围的伙伴随着行业的巨大震荡都在游离重组,张开自己,拥抱变化。

记得进入职场的第一年,我满怀激动的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说我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板和同事

当时当下的我满足于被认同,满足于被组织接纳,满足于自我被实现,最重要的是满足于付出,当时的我经常花很多的时间熬夜赶进度,执行力特别强,总能超出规定时间好多完成布置的工作,当时的领导也非常善于放手,扔下很多独立细小并且无足轻重的项目给实习的小朋友跟进,现在想来不过缺缺。,可是当下的自己确实从中收获了很多感动自己的情感,正如当下自己说的,感觉到渺小的自己突然有了一些价值。

这也真是工作带给我的第一重意义,渺小的自己突然被需要,被有价值的事情需要,因为自己的力量让一些事情得以推进,之后或许有很好的结果,从而给自己套上自我实现的光环。那段时光并没有那么顺遂,遭遇着很多艰涩的挑战,基础技能在那个阶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后来回忆起来那段时间非常充实而值得回望,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自己过于贫瘠,无论从哪里都足以吸收到满心期待的养料。

后来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从满足于特别表面的自我实现到困惑于如何让合作伙伴发光

后来随着职业轨迹的明确,开始做一些团队的项目,开始更多的与人合作,片面的满足于被夸赞,或者是因为自己非常努力而感动自己的特别表面而后来被证明没有意义的阶段终于过去,开始明确了更多工作的真正意义,工作的意义不在于你的领导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许,也不在于你花费了比别人多更多的时间而收获的所谓虚妄的自我感动,而在于你所做的工作是否真的为公司带来价值,是否为合作伙伴带来价值,这种价值是多维度的,最直接的可能是金钱收益,再来可能是合作伙伴是否喜爱和你合作,再来可能是你的工作是否有效的卡在公司规划方向的有力位置,逐渐从特别虚妄的无用迷思中抽离出来,开始思考关于团队合作,和合作者相处的问题,开始意识到自我能力的渺小,集体力量的巨大,也开始观察周围伙伴如何在合作中迸发最大的火花,当时的我认同术业有专攻的必要性,不再极力的希望扩充自己方方面面的技能,不再万分惶恐于技能点的贫乏,而开始着眼于如何把自己做成一个纽带,把周围的伙伴们连接起来,共同构造成一个爆发巨大能量的团队,那个阶段非常着迷于换位思考和团队协作,也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让合作的伙伴更好的投入合作,如何减少对他们造成的干扰,如何极大的发挥他们各自能力上的高点,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哪怕一点意义。

再后来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对于高效工作的追逐阶段

开始困惑于重复工作、沟通失当和权责不明带来的低效工作模式,初期把控的失当造成的重复,消耗着合作伙伴的劳动力,由于缺乏有效沟通造成了组织内部自耗。这些背离高效工作很远的事情开始击打我的神经,让我开始意识到规则的价值,也开始反思自己思虑不够周全带来的恶劣影响。

周围有很多伙伴和我抱怨流程的繁琐和敏捷化工作模式的丧失,可是敏捷而低效的工作模式,拍脑袋而不断犯错纠错的工作死循环,亦或是杂糅而权责不明确的毫无章程并没有真的让我们的工作环境轻松一些。

很多规则的意义在于在开口和闭口之间获得了思考的时间,在层级流转之间获得了权责明确的分工,这里面蕴藏的是让现阶段的我为之着迷的高效势能。

更开放的沟通,更明确的权责划分,让每个项目的轨迹明确而容易被追溯,也让重复的项目戛然而止,避免了无效的浪费。明确的流程让不充分的建议和规划获得了一次又一次被怀疑和被修正的机会,最终无论是被打枪还是开始规划,都是高效而不被过度消解的。

这个阶段就是当下,面临这个阶段,我最大的惶恐是:如何在运转完好的透明公开完善详实的体制内顺滑的流转,成为高效工作模式催化剂。

如是,诚然如我。每个阶段都怀着一颗惶恐不安的心,不过终归是希望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哪怕是一点点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