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迹5篇!急~

600字以内的就可以
要现代的,不要古代的

第1个回答  2010-03-21
  女子不比男子差

  风光绮丽的江南水乡——浙江山阴(今绍兴),是清末爱国女杰秋瑾的
  故乡。
  秋瑾的家庭封建气味很浓。她的爷爷、爸爸都做过官,张嘴闭嘴离不开
  封建礼教的陈词滥调。
  秋瑾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欢看有关梁红玉、穆桂英等
  女英雄的故事书,决心像她们那样为女子争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随大人来玩,交谈起来,姐妹们都恨自己是个女
  孩子,没地位,没自由,好像笼子里的小鸟。秋瑾越听越觉不平,愤愤地说:
  “女子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为女子没有机会读书,缺乏独立
  谋生的本领,依靠男人吃饭,才受欺侮。我们应该立志图强。”
  这话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亲知道了。他面带愠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
  诫》看了没有?记住了吗?”
  “不但看了《女诫》,还看了《史记》、《汉书》。”秋瑾从容回答。
  “嗯,看这么多书?‘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你忘了么?”
  “可写《女诫》、编《汉书》的班昭就是女的啊!还有蔡文姬、谢道韫、
  李清照,都是才女。如果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汉书》就编不成了。”
  父亲没料到女儿竟敢当面顶他,正要大发脾气,一个女佣人进来说:“舅
  老爷来了。”他起身一甩袖子,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着父亲的背影,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不对就是不对,发脾气
  能让人服吗?”

  贝多芬的事迹!!!!!!!!

  贝多芬相关资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根据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杨伯镛
  --------------------------------------------------------------------------------
  http://sports.tom.com 2005年03月01日15时19分  来源:TOM体育  

  (1935—),云南连水县人,著名运动员、教练员。

  50年代著名篮球运动员。曾率领中国女篮获得1983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季军和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铜牌。1986年起,先后任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二司篮球处处长 、二司司长。

  杨伯镛上小学二年纪时就迷上了篮球。为了投篮准确,杨伯镛在家中小院的两跟柱子上挂了两个竹篮,在月光下练投篮。杨伯镛回忆说:"那时,我练得很苦,但却受益匪浅。"

  1955年,杨伯镛被选拔为国家队队员。他跳投准,是队中主要得分手。他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在战胜欧洲劲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国家体委授予他"全国体育优秀标兵"的称号。

  杨伯镛在担任国家女篮主教练期间,强调女子篮球男子化,身体素质训练要天天进行,比赛期间也不能间断。每次出国打比赛,一下飞机,他就让队员跑步,用这种办法来调整时差,让队员尽快的适应当地的环境。干了一辈子篮球的杨伯镛悟到了篮球运动的真谛:继承、发扬、借鉴和创新。

  杨伯镛说:"要想带好女篮,教练应懂得选拔和使用人才。丛学娣投篮准、速度快、传球好;陈月芳让人感觉很有个性;郑海震很开朗,又非常聪明。正是看中了她们三人的特点,我才把她们挑选上来,重点使用。"

  杨伯镛担任训练竞赛二司领导后,仍坚持抓队伍管理,抓后备力量,抓选材。他说:"中国女篮要想走向世界,挑选教练就显得特别重要。当时选李亚光,是因为他有军人作风,而陈道宏是因为他带男队有男子风范。这正是女篮所需要的。"

  nbsp; 50年代著名篮球运动员。曾率领中国女篮获得1983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季军和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铜牌。1986年起,先后任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二司篮球处处长 、二司司长。

  杨伯镛上小学二年纪时就迷上了篮球。为了投篮准确,杨伯镛在家中小院的两跟柱子上挂了两个竹篮,在月光下练投篮。杨伯镛回忆说:"那时,我练得很苦,但却受益匪浅。"

  1955年,杨伯镛被选拔为国家队队员。他跳投准,是队中主要得分手。他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在战胜欧洲劲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国家体委授予他"全国体育优秀标兵"的称号。

  杨伯镛在担任国家女篮主教练期间,强调女子篮球男子化,身体素质训练要天天进行,比赛期间也不能间断。每次出国打比赛,一下飞机,他就让队员跑步,用这种办法来调整时差,让队员尽快的适应当地的环境。干了一辈子篮球的杨伯镛悟到了篮球运动的真谛:继承、发扬、借鉴和创新。

  杨伯镛说:"要想带好女篮,教练应懂得选拔和使用人才。丛学娣投篮准、速度快、传球好;陈月芳让人感觉很有个性;郑海震很开朗,又非常聪明。正是看中了她们三人的特点,我才把她们挑选上来,重点使用。"

  杨伯镛担任训练竞赛二司领导后,仍坚持抓队伍管理,抓后备力量,抓选材。他说:"中国女篮要想走向世界,挑选教练就显得特别重要。当时选李亚光,是因为他有军人作风,而陈道宏是因为他带男队有男子风范。这正是女篮所需要的。"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66), 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闽候人。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为家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爱欢迎的人。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 “怪人”。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
  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1973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
  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山!

  1.孙中山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转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不巧.被孙中山撞见了.他们自知犯错.一阵惊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孙中山不但继续叫他们打下去.而且还笑着说:[打吧.打麻将很像我们革命起义.这一局输了没啥关系.可寄希望于下一局.永远充满了机会.永远充满了希望."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衫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
  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2. 竺可桢
  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
  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
  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训话".实在不妙.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3.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年)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
  冯玉祥担任旅长时.驻军湖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祥死了".拒绝外人进入.学习完毕.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1927年.因为汪精卫不守会议时间.开会经常缺席.迟到.冯玉祥一怒之下.编成一副对联送给了他: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当年冯玉祥有个军事顾问叫乌斯马诺夫.他特别喜欢打听西北军的事情.还常常缠着冯玉祥问这问那.开始问一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渐渐涉及行政的人事安排.这天乌斯马诺又向冯玉祥问一些事.冯玉祥不悦地说:[顾问先生.你知道在我们中国.`顾问`两个字当什么讲吗?"
  乌斯马诺夫摇了摇头:[不知道."
  冯玉祥告诉他说:[顾者看也.问者问话也.顾问者.就是当我看着你.有话问你的时候.你答复就是了."
  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敢担任保长.冯玉祥遂自荐当了保长.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好评.
  有一天.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来找保长办官差.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因不满意而横加指责.
  冯玉祥身穿蓝粗布裤褂.头上缠一块白布.这是四川农民的标准装束.他见连长发火.
  便弯腰深深一鞠躬.道:[大人.辛苦了!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差事实在不好办.临时驻防.将就一点就是了."
  连长一听.大怒道:[要你来教训我!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
  冯玉祥微笑回答:[不敢.我从前也当过兵.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
  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
  [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团长也干过."
  那位连长起立.略显客气说:[你还干过什么?"
  冯不慌不忙.仍然微笑说:[师长.军长也干过.还干过几天总司令."
  连长细看这个大块头.突然如梦初醒.双脚一并:[你是冯副委员长?部下该死.请副委员长处分!"
  冯玉祥再一鞠躬:[大人请坐!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在这里我是保长.理应侍候大人."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匆匆退出.

  4.鲁 迅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1881-1936年)给他们的
  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故事:
  金扁担
  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自己又接着回
  答:一定用金扁担.
  吃柿饼
  有个农妇.一天清晨醒来.觉得饿.她想.皇后娘娘该是怎样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
  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个都是.喏!喏!"说着.鲁迅先生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
  管子 大家被鲁迅先生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1934年.<人世间>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的专栏.并配合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肖像.该杂志的编辑写信给鲁迅.要求应允前去采访.并以书房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再拍一张鲁迅与许广平.周海婴的合照.鲁迅写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绝:
  [作家之名颇美.昔不自重.曾以为不妨滥竽其例.近来悄悄醒悟.已羞言之.头脑里并无思想.寓中亦无书斋.`夫人及公子`更与文坛无涉.雅命三种.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伪作家小传"时.当罗列图书.摆起架子.扫地欢迎也."

  5.老 舍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
  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
  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
  [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
  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
  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
  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
  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冼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
  作家楼适夷(1905年生)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
  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
  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