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传统节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东乡族的民族风俗节日有哪些? 除了 *** 三大节日,东乡族的主要节日为阿舒拉节,既 *** 教教历1月10日,这一天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的节日,一起吃“罗波弱(东乡语)”麻烦采纳,谢谢!

东乡族有那些自己的传统节日,除和 *** 一起过的那些节外,还有没有其它节日? 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 是西北密不可分的兄弟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40分

少数民族的节日(介绍) 少数民族兄弟传统节日大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的传统节日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 *** 教。
布朗族的传统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的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 *** 语的音译借词, *** 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 *** 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 的传统节日
*** 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 *** 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 *** 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 *** 赴麦加(麦加: *** 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 *** 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 *** 诞生的日子,这天是 *** 教历3月12日,也是 *** 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 *** 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的传统节日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盯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的传统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

56个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0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东乡族
圣纪节 *** 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 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 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芦垄节 农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圣纪节 *** 教历三月十二日 独龙族
卡崔哇 农历十月中下旬
开斋节 *** 教历九月三十日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三、四月
古尔邦节 *** 教历十二月十日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鄂温克族
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灯杆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衣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仡佬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尝新节 农历六、七月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库扎节 傣历三月
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尝新节 傣历十二月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获节 农历九月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哈萨克族
圣纪节 *** 教历三月十二日 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八
开斋节 *** 教历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 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满族
颁金节 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
圣纪节 *** 教历三月十二日 庙会 农历四月
开斋节 *** 教历九月三十日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 教历十二月十日 克尔克孜族
圣纪节 *** 教历三月十二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 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 教历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
mowind/...n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完全手册
编辑:mowind | 2005-06-18 | 阅读 7302 次
少数民族兄弟传统节日大全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介绍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 *** 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 *** 语的音译借词, *** 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 *** 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
*** 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 *** 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 *** 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 *** 赴麦加(麦加: *** 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 *** 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 *** 诞生的日子,这天是 *** 教历3月12日,也是 *** 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 *** 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

()族()节 少数民族兄弟传统节日大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的传统节日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 *** 教。
布朗族的传统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的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 *** 语的音译借词, *** 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 *** 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 的传统节日
*** 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 *** 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 *** 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 *** 赴麦加(麦加: *** 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 *** 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 *** 诞生的日子,这天是 *** 教历3月12日,也是 *** 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 *** 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的传统节日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的传统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

少数民族节日的介绍 少数民族节日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因历史、人文等因素,流传下来的一些节日。有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因为一些传说继而流传千古!

写出5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及饮食文化 蒙古族:
传统节日:旧历新年
生活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陌生人也要问好
饮食文化:吃乳食

56个民族的人的风俗都是什么。 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 *** 教的 *** 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 *** 教规定: *** 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