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到底是消逝还是轮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今日浅谈的话题是:买不买保险,要首先搞明白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人生有没有风险

其实我们在跟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保险,客户会拒绝会反感,但其实买不买保险,关键要首先搞懂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人生有没有风险?

答案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风险,意外风险、疾病风险、死亡风险、养老风险,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也是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的问题。

数据论证,人生充满风险

我们曾经给大家提供过一组数据:中国人的死亡率大概是7‰,也就是说,我们13.7亿人口,每年会有959万离开这个世界,平均一天死亡26274人。

癌症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29万,也就是说,每天有12000人左右患了癌症,每年死亡281万,也就是说,每天有7500人死于癌症。

车祸每年死亡10万到20万左右,过劳死60万左右,自杀26万,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风险。

人生有没有风险

面对风险的三种选择

当然,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可以有三种选择:逃避风险、自担风险和转嫁风险。

逃避,就是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但现实却没那么容易,你小心别人不小心,有时候小心也没有用。

自担风险,就是一些不大的损失,对自己的影响不会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就可以自己承担,比如感冒发烧的医疗费。

转嫁风险,就是对那些对个人、家庭、企业造成无法承担的损失进行财务安排,我们争取用有限的财务支出避免无限的财务损失,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火灾和死亡,这些风险都应该用商业保险进行转嫁。

转嫁风险,商保必备

有风险,才有保险,只要你承认我们的人生要面对各种风险。我们就需要用商业保险来转嫁我们无法承担的损失。

钱和命哪个更重要

问题二:钱和命哪个更重要

舍命不舍财的误区

第二个需要搞明白的问题就是钱和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现实中却让许多人都很纠结。许多有钱人也都犯了“40岁之前用命赚钱,40岁后花钱买命”的错误。

许多人给车买保险毫不犹豫,给自己买保险就犹豫不决。在遭遇抢劫的时候,有的人被捅了几刀都不肯松下手里的包包,这就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依然还搞不懂到底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至于经济状况不好的人,更是要钱不要命的居多。

其实我们买保险就是用钱来保命,希望在绝望的时候,用这笔钱换来新的希望,但总有人会舍不得花手里的钱去交保费,去买保险。

配置保险,有备无患

当然,有的人会质问我们说:“保险是有钱人买的东西,我哪里有钱买保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思想先于位置到达”,虽然现在没有钱,但也要知道保险的重要性,买不了太多也应该少买一点。

其实没有保险,一旦遭遇了风险,只会更凄惨。古人说“自古多易必多难”,不承担该承担的压力,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压力早晚都得承担。

建立与生命匹配的现金流

赵本山和小沈阳的一个小品就很好地阐述了风险、生命和金钱关系这两个话题。

什么是风险呢?小沈阳说:“人这一生,可短暂可短暂了,和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这段话就形象地阐述了“生命如此脆弱,只在呼吸之间”,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到,谁都不知道。

接着小沈阳和赵本山有一段对话,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赵本山说:“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活着,钱没了。”

也就是说,人这辈子活着没有钱是痛苦,赚了一辈子钱,没来得及花也是痛苦。而保险就是建立与生命各阶段相匹配的现金流,生病有救命的钱,养老有养老的钱,即使死后家人也不会太缺钱。

保险只是一个选择,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当然可以选择,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保险也许是目前为止防范风险最好的选择,但是任何选择都有代价,这点我们必须承认。

第2个回答  2017-12-27

性命是漫无目的的浪荡,就像差别年齿在差别地方驰想着,错过着;或许仍是一次秘密,伟大的回归?谈这个是要获咎人的,由于这触动了人的“务虚”肉体,只要专注于抱负直至被其丢弃的才会完全地放下体面,毫无成看法谈这件事。以是,不可与人语,恐惊大声责。它并非脑筋涌动的进程,也不是阿谁自称为“我”的存在体。它今天存在过,但它并非今天。它是明日的抱负主义,而在当下则是一种抱负主义。甚么是抱负主义,抱负主义不是铁定当今天下的严酷,从而将严酷加到权衡勤奋的秤盘上,说”感遭到了严酷的重量,要勤奋地克制它,由于成绩和严酷是一样重的”。这不是抱负主义,抱负主义是当他真正看法到了人生的无限,体验到一并捐赠的恐惊后,而盘化着降服恐惊的工程。

甚么又是抱负主义呢?在抱负当中就是抱负主义了。而它本身并非这些附注。它不是某个鬼哭狼嗥,摄人心魄的故去之事,不是某篇动听以情,勾心夺泪的标记,不是野马灰尘,以息相吹的人流,亦不是可设想,可计划的基业。它就是它自己——没有了解时的它自己,没有感情超出时的它自己,以至是人不或许从它那儿失掉甚么——除去奇妙而又暗昧的“或许”——它自己。它并不需要被礼赞,由于它本身就是礼赞。任何有意无意地对它的嘉奖都将遭到虚假或草率反噬到举动者身上的业果。但还好,如今仿佛没有甚么人会这样做。把它看成一种理所当然后,如何会想起去思索它呢?那末如何会要问它会去处何方呢?梦里平地,棋布星罗,恒常在梦中行者的后方。紫气皓光,巨阵浮流。抬头天外,或明或暗,但见玉带横肆,梭织乱陈。哲人始为六合惊。虽梦中稚逊,而醒者有所影象,当是它感应到出了它的清醒。那末,它开端疑问:性命会去处何方呢?稚嫩贪玩的行动者明显接受不了,同时也了解不了这诡谲而又令其无感的问,那末他在做甚么呢?

为甚么性命感会先于他提出让他无解的这疑问呢?当行者为这些麻烦所充满时,他立马就不见了。而当哪怕那里的额疑问停了一下,他便又钻出来跑去玩了。行者发明它他自己基本不想处理上面的一串问号,由于他以为那些都天南地北,且让人有伪装高深的怀疑。但麻烦是:谁说让他去处理麻烦了吗?又是谁通知他触碰着麻烦会如何如何呢?麻烦并没有因而被放置上去。由于当行动者自始自终地无所作为时,他已发明略有差别。他发明了他在松动那麻烦给他上的金箍时,他是借助并依循那些领导者的举动和挑选的;他发明了他开端极易恍惚对四周的界说并消失于此中;他发明了他并不能完整注释他自己——固然已在思想上晓得了这一点,但切身觉晓得这一点却有殊异。并且,他发明他居然过得原封不动——不是反复天天做的事,而是不断用过去的划定规矩指点新的时光。对这些的发明,他的心毫无反响。既没有错过光阴般的悔意,也没有醍醐灌顶般的畅然,只是无声地,也不是死寂。

以后,麻烦就只是成为麻烦,他不说处理不了,但又不敢给出答复。他就只是看着麻烦,就像100万年前一群类人猿看着玄色方形石碑一样。那末,性命究竟是甚么,它又将往何处去?行者看到了,听到了许多人的注释,但他却在找不着有注释的四周中穿行。这就是他自己的存在,也是他的一定。他并不想给探听谜底之路轻易地布好路程和起点。由于完毕意味着灭亡,而靠近起点的每一步都意味着更深的孤单与失掉。他以至是摒弃这类意味主义的。

第3个回答  2017-12-27

喜欢侦探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侦探小说的写法千变万化,有—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当侦探们赶到现场时,罪案早已发生过了。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学家们的处境跟侦探们相似,他们赶到现场的时间也晚了,而且晚得很厉害——晚了约138亿年。

因此,留给他们的课题也跟侦探们相似,那就是依据现场残留的线索来复原“罪案”的过程。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一条重大线索:附近的星系大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距离越远离开得越快。这条线索支持了科学家们此前就注意过的一种可能性:宇宙在膨胀。

如果宇宙在膨胀,那么越往远古回溯,宇宙就越小,甚至有可能存在某个时刻,能被追认为是宇宙的诞生。在那个时刻,一场大爆炸缔造了宇宙,我们则全都是它飞散的“碎片”。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有力地支持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的温度约为3K(即约为-270℃),被认为是“大爆炸”的余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仅确立了被称为“大爆炸”的宇宙起源理论的主流地位,而且成为了后续探索的重要领域。

不过,大爆炸理论虽取得了主流地位却也面临一些棘手的困难,比如某些理论计算预期,宇宙中应充斥着所谓的“磁单极”——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粒子。为了解决那些困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物理学家古斯(Alan Guth)等人提出并发展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在大爆炸初期的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宇宙经历过一个被称为“暴胀”的近乎指数形式的膨胀阶段,这种暴胀不仅可以“稀释”掉磁单极,而且也能解决其他几个困难。

20世纪末21世纪初,宇宙背景探测器和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等太空探测器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分布中发现了进一步的线索,对包括暴胀理论在内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并且以空前的精度确定了许多宇宙学参数的数值。

但是一些其他理论——比如其他引力理论——也在试图解释这些线索。

那些理论的命运会如何呢?科学家们2014年3月发布的一条来自襁褓宇宙的新线索有可能对之作出某种程度的判决。与以前的线索相比,这条新线索与暴胀理论有着更密切的关联,它直接起源于暴胀阶段产生的所谓“原初引力波”。原初引力波虽出现在138亿年前,但它能影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偏振,产生出一种被称为B模的分布模式,从而在今天依然有可能被间接观测到。为了观测这种B模,科学家们于2006年在南极点附近建立了专门的观测站——BICEP。自2010年起,该观测站启用了第二代设备——称为BICEP2。之所以要把观测站建在南极点附近,是因为那里的天气较为稳定——尤其是在漫长的“极夜”期间,并且因寒冷而干燥,降低了大气中水汽对观测的干扰。在那样的条件下,经过三年的数据积累,外加对许多其他因素的细心排除,科学家们终于得到了这条新线索。

在南极的冰原上仰望苍穹,居然能窥视到襁褓时期的宇宙,这是何等地动人心魄?

这条新线索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不仅是对已存在间接证据的暴胀理论和引力波的再次支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量子引力的第一个间接证据——因为原初引力波的产生是一种量子引力效应;其次,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窥视最早期宇宙(最初一亿亿亿亿分之一秒以内)及最高能物理(比目前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能量还高一万亿倍以上)的重要手段;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排除某些理论,其中包括暴胀理论的某些变种——因为这种B模在很多理论中是不存在或比观测到的小得多的。这方面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表示,这条新线索的发布意味着他赢得了跟同事的一个赌局,因为那位同事所主张的就是―个不存在B模的理论。

不过那位同事并未即刻认输,理由是有能力观测B模的欧洲太空署的普朗克卫星曾于去年发布过数据,依据那些数据的估算却未曾得到幅度相似的B模。这—理由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容易因兴奋而忽视的环节:复核。科学研究离不开复核,事实上,就连最能从这条新线索中“受益”的古斯也表示“在未得到不止一组确认之前,没有任何实验能被太认真地看待”。普朗克卫星的数据为什么没有得到幅度相似的B模?是欧洲人“大意失荆州”,还是别有原因?将由复核来确定。复核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检验已有的数据外,普朗克卫星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发布新数据;第三代的BICEP正在建设之中;其他一些研究组也在进行类似的观测……他们能否证实这条新线索,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悬念。

作者简介

卢昌海,出生于杭州,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于200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旅居纽约。著有《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太阳的故事》、《黎曼猜想漫谈》(获第七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原创类金签奖)、《从奇点到虫洞: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入选“2014中国好书”),并曾在《南方周末》、《科学画报》、《现代物理知识》、《数学文化》(任特约撰稿人)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一百多篇科普及专业科普作品。

好书推荐

《霍金的派对:从科学天地到数码时代》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04月出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