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企业需要进行财产全面清查的有: a公司总经理调离工作前 b企业合并前 c企业股份制改之前

下列情况,企业需要进行财产全面清查的有: a公司总经理调离工作前 b企业合并前 c企业股份制改之前 d出纳人员调离工作前 我知道bc要选解释一下ad选哪个?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1
一、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二、按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全面清查是对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清查。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情况一般有:
1、年终决算前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3、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
4、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5、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
6、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等。
三、解释:因为财产清查的目的主要是使账实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
1、年终决算前的全面清查保证了年度报表的质量。
2、2-5项涉及企业性质改变,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必须查明撤销前、改制前、合并前……等本企业全部资产的真实、完整的信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3、第6项通常称为“离任审计”,财产清查是离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离任前的全面财产清查,可以分清责任。单位负责人主要包括法人代表,如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的最高行政官员等;或者依法代表非法人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单位负责人并非指具体经营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a追问

为什么选a不选b

追答

全面清查涉及的内容多,工作量大,范围广,清查费用相应较高,一般只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1)年终决算,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前;
(2)企业撤销、合并、分立或发生隶属改变关系时,以明确经济责任;
(3)企业清产核资或进行资产评估时,以摸清家底;
(4)企业发生其它重大体制变更或改制时。
(5)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时。

追问

出纳人员不是负责人吗?总经理为什么是负责人

追答

出纳不算,总经理是管理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