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9

迈士通集团在赵剑青董事长的带领下,自1999年成立以来先后承接了多个市级、省级、部级、国家级重点项目,并先后荣获了“厦门市著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国家科技部民营企业创新奖”、“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市最具成长型工业企业”、“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厦门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追求企业起点高、产业层面高、技术含量高、客户层次高、人才档次高的经营理念,是一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高新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与国家的产业导向高度吻合。公司发展迅速,以每年不低于30%的速度递增,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龙头示范作用。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合作伙伴档次高,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家航空航天等军工企业。 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领导亲自来迈士通集团实地考察调研和访问。
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通始终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始终专注于高端客户。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坚信技术创新与体系创新是公司的发展方向。迈士通集团有限公司坚信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品格与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营模式的创新和特殊人才的竞争。
迈士通集团在2011年8月份开始陷入资金危机并且已经连续3个月(部分4个月)未发放工资,现下属子公司,APC车间已经停止生产,其他子公司也基本停止生产状态。 2010年
10月26日,迈士通亮相2010西博会展现高新技术企业风采
10月22日,迈士通集团支持社会团体活动系列报道
10月22日,迈士通集团启动2011校园招聘宣讲会——首发厦大站
10月18日,全力推进“十六个项目”建设,积极完成规模化第一步——迈士通集团召开“十六个项目”推进会。
10月15日,迈士通组织集团全体员工进行年度军事化训练
10月11日,迈士通能源技术乐山基地已完成建设规划
10月8日,集团董事长赵剑青入选 “中国优秀共产党人”
10月1日,迈士通集团与清华大学就“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产业化”项目签约
9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视察迈士通航空技术
9月20日,赵剑青董事长当选为厦门市工商联第十一届监事会副监事长 厦门迈士通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坐落于厦门经济特区火炬园高新技术区,是专业研究高级互连技术和开发精密连接器、工业电气、特种电缆等产品,并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建立国内国外服务网络的厦门市重点科技型企业。
迈士通电器致力于互连技术与电接触的研究。现已成功研发多种精密连接器,如贴片式微型智能卡连接器、精密SD卡座连接器、USB连接器、D系列矩形连接器、HDMI系列连接器、精密RF连接器等精密连接器,并开发航空用特种电缆、太阳能电缆、火车轮船用特种电缆。
迈士通电器的电接触研究中心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8个互连技术与连接器产品研究开发室、工艺室、信息标准化室、互连技术与连接器测试中心。是厦门市电接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在海西地区填补了福建省连接器研究和测试方面的空白。并与北京邮电大学电接触科研室合作建立“联合研究室。” 厦门纽普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位于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产品的现代化企业。纽普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涉及新能源应用的多个领域,主要产品有太阳能接线盒、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套件、风光互补路灯、太阳能路灯等。
在坚持以“信息、管理、特殊人才、专利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导下,我们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了ERP管理系统,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的环境体系认证;太阳能接线盒已通过CE、TUV、IEC61215、SCII、ROHS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纽普斯特的使命是“致力于新能源科技,创造人类美好生活”。公司发展的理念是突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哲学,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人类未来更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MAE(Milestone Aviation Equipment)——迈士通航空技术产业群,坐落于厦门火炬园基地与厦门同安基地。MAE致力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专业研究开发飞控系统、无人机、黑匣子、航空电缆。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航空军用陀螺仪、飞控系统、机载电源、飞机电线电缆及其它航空机电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MAE由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组成,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的使命是:致力航空工业发展,成为航空电气新锐! 2008年,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荣获“2007年优秀纳税企业”光荣称号;2009年7月迈士通航空技术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010年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 NMT(New Material Technology)——迈士通材料技术产业群即迈士通集团本部材料技术事业部,致力于材料技术的研究。专业从事铜及铜合金、有色金属、工程塑料、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生产。设有铜杆拉丝及PVC造粒等车间。不仅能够为集团各子公司提供金属、塑胶及半导体材料及新型替代材料,同时在新材料应用更是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材料技术事业部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的核心价值,重视自主创新研究,组建专业的材料技术研究所,设有色金属研究室、工程塑料研究室、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各研究室均配有材料专业领域的高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做为研发的技术骨干力量。并设有专业的材料技术测试中心。 NPST(New Power Science Technology)——迈士通能源技术产业群,坐落于厦门火炬园基地。NPST致力于能源电气的技术的研究,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产品的现代化产业群,开发的产品涉及新能源应用的多个领域,主要产品有太阳能接线盒、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套件、太阳能并网逆变器、风光互补路灯、太阳能路灯等,其中太阳能并网逆变器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施工经验。NPST的使命是“致力于新能源科技,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产业群发展的理念是突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哲学,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人类未来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NPST由厦门纽普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与厦门迈士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组成。厦门纽普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在坚持以“信息、管理、特殊人才、专利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环境体系认证;太阳能接线盒已通过CE、TUV、IEC61215、SC11、ROHS认证。 —厦门市电接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迈士通与北邮联合研究室 北京大学工学院迈士通工程技术研究所
迈士通已获市科技局批准组建“厦门市电接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高分通过验收。该中心是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位研究员级(教授)高工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效、严谨的专业研发团队;拥有8 个专业的连接器研究室,涉及无线通讯、PCB、AV产品、电脑及周边设备、微波设备等民用领域,能源、电力电气、特种电缆、工业控制部件等基础工业领域及军工、航空等军工产品领域,另外还设有 “信息与标准化室”和“测试中心”。 现有研发人员70多人,其中重点本科以上的人员占98%,研究员级的高工占团队总人数的10%,14%为高工,40%为工程师。
2006年和2009年,迈士通成功举办了每三年一届的“互连技术与电接触学术年会”,并与北京邮电大学电接触科研室联合成立“联合实验室”,集双方的科研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在提高连接器的设计和质量上进行全面的合作和研究。有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到我司研究中心作过学术讲座和交流:北京邮电大学电接触专家、博士生导师章继高教授、许良军教授、周怡琳副教授、林雪燕教授,福州大学费洪俊博导(教授)(机电设计软件)、原808所杨奋为高工、23所陈天化教授级高工(射频技术)、693厂总工董文亮研究员级高工(线簧技术)、原117厂总工崔万钧高工(航空航天连接器)等。 迈士通航空技术研究所,专业致力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专业研发设计航空陀螺仪、飞控系统、航空航天精密连接器及航电系统(飞机电线电缆及其它航空机电产品)。
迈士通航空技术研究所由多位研究员级的高工为学术带头人,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团队。技术团队所涉学术领域包括飞行自动控制、航空发动机、电子电路、航空陀螺仪、机械设计、光学等多个学科。要研发产品有:垂直陀螺仪、航向陀螺仪、小型飞控系统、机载电源、飞机电线电缆、航空圆形和矩形连接器及其它航空机电产品等。航空研究所在高端航空电器组件陀螺仪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MTC-1垂直陀螺仪,为中国民营企业之首创。该项目荣获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国家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盖章见证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能源技术研究所专业致力于能源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及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所由在能源技术领域有资深经验的高工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所各科室都有中青年技术骨干力量,与老专家配合,主导科室的科研工作。研究所十分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由老专家带着技术骨干,技术骨干带着年轻人,打造老中轻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技术团队。
能源研究所开发的产品涉及新能源应用的多个领域,主要产品有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太阳能接线盒、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套件、风光互补路灯、太阳能路灯等,其中太阳能并网逆变器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迈士通材料技术研究所,专业致力于材料技术的研究。主要领域有铜及铜合金、有色金属的研究,工程塑料的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材料研究所由材料领域的研究员级高工任学术带头人,打造了高素质的专业研发队伍。分别设有色金属研究室、工程塑料研究室、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各研究室均配有专业领域的高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做为研发的技术骨干力量。研究员级的高工占团队总人数的12%,16%为高工,43%为工程师。研究所已取得多项研发成果,并成功进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