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风俗资料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6
江西由于地区不同而风俗也不同,具体有以下:
1、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宁都县田头城隍庙元宵“妆古史”活动,已延续近400年。“妆古史”活动于正月十二日和十五日举行,首先由庙里集中用木制衙轿式的小轿,打造底座与框架,使用时以彩绸、纸花、金银首饰装饰故事六台,第一台装的是《天官赐福》,内坐一童男扮演天官,表示新的一年家家升官发财。第二至第六台内坐童男童女装扮成故事人物,除《天官赐福》外,其他古史内容每年不尽不同。“妆古史”队伍经过的村庄鞭爆响个不停,方园百里都有人前去参观。这种民俗代表的是客家地区对汉民族文化的一种信仰。
2、吉安市安福县柘田村:吃新节又称尝新节,是安福县特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节日,吃新,源于周代。吃新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在开镰收割前举行。吃新这天,男女均不外出劳动,家家户户张罗着过节。男丁首先到稻田,摘取饱满成熟的稻穗,供于祖坟、祠堂、神龛等处;妇女则将新谷舂成白米,煮成新米饭。节日的菜肴有鸡、鸭、鱼、肉和新上市的蔬菜,全部粘米粉蒸熟。
3、南昌市南昌县的向塘镇:向塘‘灯棍节’兴起于明朝洪熙元年当地胡氏家族,后传入邓氏,是南昌县地方民俗之一,俗称‘竖神灯’。整个灯棍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三节组成,不断升高,寓意竹保平安,来年节节高。竹子顶端为采摘下来的新鲜竹叶,寓意新年新气象、子孙代代繁衍、欣欣向荣。“灯棍节”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4、宜春市铜鼓县:“六月六,晒红绿”,“晒红节”由铜鼓县客家人的传统节日“婆官节”演变而来,又叫“天贶节”。这是夏季农闲、湿热、庄稼初熟之际一个喜庆欢快的小节日:凡出嫁的女儿,都要带着儿女到娘家团聚;天晴的日子,将经过黄梅天的衣物、书籍拿出来曝晒;六月间百虫滋生,人们开展祭祀活动,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5、萍乡市上栗县:牛带茶灯是上栗地区特有的年俗娱乐文化。元代开始,每逢春节,来自上栗最西边的一个村庄水源村的牛带茶灯艺人们便走村串户,登门表演,为人们送吉祥、送祝福。据《萍乡市文化艺术志》载,牛带茶灯最初为牛灯,由两人表演,一人在前提着用竹篾扎制糊纸而成的牛灯,一人在后扶犁边歌边舞。歌词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