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3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然而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并且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种姓的梵文是“varna”,代表“肤色”,后来引申为“所出生的族姓”。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自中亚入侵南亚次大陆,驱逐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由于雅利安人是白种人,他们将肤色较黑的达罗毗荼人称为“达萨”,为了便于区分,建立了种姓制度。

上图_ 印度四大种姓:持乐器的婆罗门、持武器的刹帝利、持秤的吠舍、持瓶子的首陀罗

马克思曾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种姓制度。”表明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维持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分化。

在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中描述,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罗惹尼亚, 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 他的双脚生出首陀罗”。“婆罗门”是掌握宗教的祭司阶层,“罗惹尼亚”即“刹帝利”,以部落首领和武士为主的军事阶层,“吠舍”主要是从事农牧工商的平民,“首陀罗”意味着数量众多的奴隶。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 首陀罗则是“一生族”。

另外,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旃陀罗”,这些人就是“贱民”。《第15条》开始之初,警官阿扬路过一个低种姓村庄,想下去喝杯水,属下担心他被贱民的影子污染,予以阻止。这一细节足以证明,种姓制度深植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