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还原论”正在伤害孩子,也许你就是这样的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昨晚,陪孩子在小区玩时候看到非常揪心的一幕。


一个大约六、七岁光景的小男孩在滑滑板车时候,可能是碰到了石仔还是怎的,突然连人带车 摔到 在地上。小男孩还来不及站起来就被爸爸强有力的手提上来,呵斥道:“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不是叫你不要骑那么快吗,你为什么不听!”


在爸爸严厉追问下,小男孩好像做了天大错事一样,低头一语不发。



在一旁看到小男孩摔了这么一跤,心里就已经很心疼了,没料想小男孩的爸爸不但不安慰,还不由分说责骂孩子一通,更心疼。


其实,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爸爸的关心。可是一句“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将所有的关心都演化成了责备,演化成了孩子自身的问题。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怎么不按我说的去做”,这些话语在我们家庭中一定不陌生,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候父母常常说的最多。细细听这句话,其实它是有潜台词的,就是“你如果按照我说的去做,就不会那样,而会这样”。


这个“这样”就是符合父母心里预设的好结果,比如小男孩爸爸会认为只要骑慢一些,小心一些就不会摔到受伤,发生意外,而会好好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习惯性以为只要控制好孩子行为端输入,就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好的结果输出,这就是家庭中的 还原论


家庭中的还原论场景太多了,比如父母要孩子学会分享,如果孩子按父母说的做了,父母就会认为孩子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输出父母心里预设结果。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孩子跳脱了父母预设的行为模式,父母往往会担心认为孩子不懂得分享,责备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分享,来完成“分享”的结果输出。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试满分,所以只管盯住孩子学习读书的行为就行。


在我小时候读书时,我爸爸最欣慰的就是看着我伏案学习样子,却不管我心里是不是也正在想着学习这件事。他只要看到我们学习的样子就会很开心,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因为符合他对取得好成绩所预设的行为输入,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也因此, 家庭还原论的背后,其实体现着父母强烈的自我意识,可是它很可能并不遵从孩子内心的真实意愿。 也因此很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因为孩子总是要跳脱父母还原论的框架设置,来展现自我生命体的特征和特异性。




现在已经有很多父母意识到不该干预孩子太多,都知道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但是往往做起来很难,特别是在面对教育中冲突时候,往往又“轻车熟路”地回到家庭『 还原论 』指导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原因:一是根源于父母自恋,二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1】父母的自恋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恋最常表现为两点:


第一,“我是对的”。

很多父母对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说的都是对的,正所谓"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孩子一定要按着父母说的去做才行,这就是父母自恋的表现。


第二,“我比你强”。

在亲子关系中,有不少父母总感觉自己是高高在上,他们认为在这个家我是老子,他与孩子的地位就好像是上下级,或者从属的关系,而他处于支配、压制的地位,而不是尊重孩子的个体性,以平等方式与孩子相处。


在亲子关系中,当父母以这样的自恋关系自居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家庭教育会对孩子使用还原论了。


但是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成长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指出:“父母并不总了解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他毫不客气地批判父母的自信,父母如何能百分百地保证自己对孩子的决定都是正确的?父母扪心自问:有没有将自己的生活过得特别好,能成为孩子学习效仿的榜样了?


简言之,父母要谦虚,因为你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对的。




有一次跟先生聊到儿子教育问题时候,先生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行了。”问他原因,先生的解释竟然是因为他小时候就是常挨父母打,调皮捣蛋时父母就揍一顿。


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洛九曾指出,“很多人一辈子都意识不到自己一生的命运都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心理学上认为,我们的思想、行为都在不知不觉中复印着原生家庭模式。特别是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即使意识到自己不能像自己父母那样粗暴对待孩子,但却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父母当年行为,比如忍不住打孩子,指责孩子,就像父母当你指责你一样。


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只是在重复自己儿时经历过的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还原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为什么会这样?


《不管教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认为,这是由于大量的成年人在反思自己人生时候,在回顾父母教育时候,只是做了浅层次的总结和反思。


很多成年人认为,当初他的父母让他好好学习,但他没有做到,结果就导致他现在的人生并没有那么成功,甚至很失败。所以当他有了孩子以后,他就会想要他的孩子好好学习,想要孩子听他的话,按他说的去做,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体,并不是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拼装出来一个 健康 良好的生命个体。



当家庭中出现以『还原论』为教育指导思想时候,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不能做真实的自己。一切或者大部分事情,父母都已经安排设置好,孩子没有或很少有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


长期这样,它会阻止孩子内心世界的正常发声,会让孩子会变得被动消极,影响孩子身心 健康 发展。


因为在还原论的教育理念下,它只需要一个听话、服从,能直接执行指令的孩子。这意味着它最不不希望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这样必然会压抑孩子的自我意识表达。


当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被压抑,无法自由舒发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压抑,开始产生压力。

上周末我带儿子去医院做鼻镜,他睡觉会有点打鼾,有时候会流鼻血,我们担心他鼻子问题带他去医院看诊。在等待做鼻镜时候,一位母亲突然很生气地从治疗室走出来,边走边骂。原来他们也是来做鼻镜的,但是孩子因为害怕,从上麻药开始就一直在哭,做鼻镜时候也因为害怕乱动,做不了检查,所以只能让他们先出来。


妈妈很生气不停地骂:“没见过像你这样胆小的,让你做个鼻镜,有什么可害怕的,你看其他比你小的,三岁的孩子都不怕,就你怕”。说完还把儿子一把推开,让儿子走开,扬言说不要他了,最后还拿出手机跟孩子爸爸投诉:“你的儿子连鼻镜都不敢照,只知道哭”。


孩子穿着小学校服,戴着口罩,在妈妈责备下,一句话不敢说,只一边抹眼泪,一边试着去拉妈妈的手,但每一次都被妈妈狠狠地甩开,看得真让人心疼。

妈妈因为孩子害怕不敢做鼻镜,就情绪爆发,无法自控,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孩子怒骂。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控制型父母。控制型母亲更容易用“还原论”控制孩子,认为孩子只要照做就行。而当孩子无法按照父母要求做,与他们心里预期相冲突时候,父母就会非常愤怒,但却完全忽视了孩子内心此时的感受。


孩子想获得妈妈安慰,想获得安全感和爱的需求完成被漠视。可以想象孩子内心当时所遭遇到的伤害。


在心理学上认为,当孩子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只能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时候,除了心理上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他还会变得被动消极,他会将自己的意志和自我隐藏起来,而不再在父母面前呈现自己,长大以后通常会缺乏自信,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过程中,会显得畏缩,回避,不自信。


细心父母会发现, 『还原论』在我们身边很可能四处可见,可能就在自己家庭教育里,也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要如何破除『还原论』,让孩子 健康 成长?有三方面:第一父母要转变角色,第二让孩子有得选,第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1】父母转变角色


父母要从家庭教育中主导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错位,常常将父母的角色放在主导的地位,而忽略了孩子才是教育的主导者,这意味着我们是要以孩子为主体来完成教养的义务和权利。这需要从孩子自身出发,从孩子内在需求出发,而不是父母的自我需求,自我意志出发。


父母首先要从角色上作转变,而角色的转变来自我们认知上的改变。也因此父母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做检视和反省,觉察到自己的教育中是否有存这样的问题。这是父母的自我觉知。


因为家庭还原论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来自于父母的自恋。而自恋其实是每个人都会自带的一种特质,并且我们也不能对自恋一刀切,就认为是不好的东西,这在心理学上是不合宜的。


但我们需要去觉知它,需要知道我们身上有这样的一种特质,并且知道它是如何影响作用我们家庭教育的。当我们觉知到它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改变,将它外显化,并具象化。


因此第一步是父母要转变角色,从认知上做出改变,保有觉知。

【2】让孩子有的选


给到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当孩子有得选时候,他的内在需求,内在世界的声音才有释放的机会,所以,在面对孩子时候,可以让他来选择,听听他的意见。


但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给到孩子选择自由不意味家长撒手不管,这个选择自由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父母给到孩子指引;二是自由不是绝对自由,我们需要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在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内给到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


比如孩子很想买玩具,看到玩具就像买,怎么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需求欲望呢?


可以跟孩子制作一个愿望清单,把他所喜欢的玩具都记下来,以文字形式或图片形式,但要记下来,然后把价格也记下来。然孩子将愿望清单的玩具都排个优先次序,然后开始每天攒钱,攒够了就买下来,又或者约定到了某个特定节日以礼物形式送给他。


这会比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买玩具要求时候一口否决要好很多。既没有让孩子受到拒绝伤害,又帮助到孩子学会如何选择。


当孩子能够独立选择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他能自己做主,意味着能自己说了算。而当孩子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自己说了算的体验和经验后,他才有可能真正去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而让孩子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也是我们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吗?


【3】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守护孩子 健康 成长,以及解决家庭教育中一切问题的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原则。


在我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爱你”,即使是孩子生气大喊“我不爱妈妈”时候,他试过好几次对我这样说,但我也还是会回应他:“没关系,但妈妈爱你。”


大部分父母都知道自己是深切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发自我们的内心。我不需要你学习成绩有多好我才爱你,我不需要你有多乖巧懂事我才爱你,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没有任何条件。


我们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不要拿爱去威胁孩子。即使再怎么生气,也不要说“妈妈不爱你”,“爸爸不爱你”。


对于孩子来说,能最好地丰润他生命和心灵的,一定是来自父母的爱。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一 而就,又或者一二三步骤就能交付完成的事情。因为孩子从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拼装体,他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生命特质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历程中的生命个体。


他需要我们父母也要以同样的变化速度甚至要比他更快的一个持续更新迭代自己的成长速度去完成父母自身的成长交付,才有可能更好地给到孩子教育和指引。


在 育儿 路上,从不易,愿我们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去遇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