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叛逆、敏感,娃进入执拗期有多可怕?引导不好恐会影响一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执笔: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当了父母的肯定都会有这种经验,孩子在两岁左右会变得非常叛逆,比如非得玩手机、吃零食等等,家长一旦不满足他就会嚎啕大哭。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变的非自私,很有主见,啥东西都护的紧紧地,你说啥都得反驳你,你让他往东肯定往西。根本不听话。

如果渡过不那么顺利,可能到了成年之后不少人的性格里还会有大量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我们常说的“杠精”就一部分人还是没从“糟糕的两岁”里走出来。

所以说,当孩子来到了这个特殊的时期,父母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这对其今后的性格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时的他们多半有以下3种情况——

1)口头禅就是“不要”

这时期的孩子会习惯性的把“不要”挂在嘴边,这是他们自我意识萌芽后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他们想摆脱自己,让自己从世界中分离开来,向世界宣布独立,第一步就是拒绝别人。

这种拒绝是下意识的,甚至不经思考的,你说啥他都是说不要,如果你敢与他们有身体接触,孩子甚至会不惜跟你动手。

会让你瞬间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2)突然变得“自私”

这代表孩子进入了“物权敏感期”,这时候的孩子几乎是自私的不讲道理,“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尤其是在对待玩具这件事上,哪怕是女孩也会占有欲爆棚,毫不手软。

当孩子度过这段时期后,家长再教导孩子分享效果会好很多。

3)变身“强迫症”

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突然间有了“强迫症”,对很多事物有着近乎偏执的执拗,如物品的摆放,进电梯是站得位置等等。

这其实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对稳定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有帮助的,一旦打破了孩子心中固有的秩序,他们会变得很生气甚至焦躁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一点儿小事都可能引发孩子的“小宇宙爆发”,哪怕是看到路上趴着一只猫,姿势不对甚至只是没睁眼在睡觉,孩子都有可能不舒服,进而哭闹。

执拗期的孩子这么可怕,家长有什么办法引导教育孩子平稳度过吗?

执拗期看起来虽然吓人,但往往“风险也代表机会”,这时候也正是家长培育孩子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

1)咱们来比一比

执拗期的宝宝虽然固执,喜欢说不,但同时萌发的还有他们的竞争意识。父母们可以抓住这一点进行引导教育。

比如你喊孩子吃饭,执拗期的孩子大都会拒接,但如果你换个说法, “开饭啦,宝宝咱们比一比谁更快到座位上。”

这样孩子很可能就会颠儿颠儿的跑过来了。

2)你选择哪一个?

面对心理叛逆的宝宝,一味地命令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加重他们哭闹的程度,并且还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养成非常不利。

对此,父母可以使用选择问句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比如带娃出门,孩子要带玩具,你如果和孩子说出门只能带一个玩具,可能会让孩子很反感。

但你换个说法, 这两个玩具你选一个带着吧,孩子很可能就会开心的选择一个。

别看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转变,但对孩子来说,你实际上是给予了他足够的选择权,孩子因此可能会有成就感,同时也会开始独立思考,选择带哪一个玩具。

3)你要这样做

当孩子做出一些危险行为时,父母大都习惯第一时间阻止,对孩子说“不行,这很危险”,但基本上孩子都不会听,有时候着急了,说的狠了,孩子还可能会哭闹。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当他看到你严肃表情的时候,他也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让他困惑的是, 他可能听不懂危险是什么意思,也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家长可以直接严格的 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指令,告诉他该干什么。

比如孩子在椅子上站立,很有可能会摔伤,这时候你和孩子说,“快下来,危险。”不如换成“你要坐下”来得更简单有效。

4)这个任务交给你

最后,家长也不要总是迁就孩子,除了做危险的事需要及时制止之外,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权力,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孩子的自我意识,还能培育他的责任感和秩序感。

比如,孩子如果习惯乱扔玩具,而你每次都要跟在后面给他收拾,你不妨和他这样说, “你是玩具的小主人,以后收拾(摆放)玩具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类似的还有摆放餐具任务、帮忙摆放餐具的任务等等。并且家长一定要记得, 在孩子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孩子表扬。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了两岁,但却十分听话,而且非常服从父母,家长说什么都听,甚至你会看出孩子有着和年龄不符合的“成熟”。

那么作为父母就该反思了,你们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出了问题,早早的让孩子变得“老成”,不能踏踏实实的当孩子了。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咨询心理医生。

锦鲤妈咪有话说

很多时候孩子的表现可能让你抓狂,但事后想想,又会觉得这其实就是 育儿 “苦与乐”,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父母们应该学会想的开,不要凡事都太纠结,要求太高,适当的带娃可以,但要有度,养娃最重要的就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