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企业偿还能力的指标和计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企业财务指标,亦称财务分析指标,是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衡量目标的方法,即预期中计划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一般用相对数据表示。我们将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后可知,财务指标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财务报表分析是建立在各种财务指标基础之上的,因此,掌握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构成内容是很重要的。

从现在我国企业进行经济评价看,一般运用与分析过程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四类:

企业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 主要是出于资产负债表,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负债比率、权益比率等。

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即: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两额项目的数额。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及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还有,在评价速动比率时,还应分析各项流动资产的质量。

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即: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其特点为可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但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还有,在评价速动比率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等的质量。

3 现金流量负债比

现金流量负债比,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即:

现金流量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可直接从同期现金流量表中取得。一般来说,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这个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这个指标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利用此指标的意义是,其可以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或者是说,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就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被用来偿还债务。

4 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也称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这个指标反映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 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也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

此处所说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着眼于以下几点:

(1)资产负债率能够揭示出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

(2)对负债程度究竟多高为好,各方判断不一。

5 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又称自有资本比率或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提供。股东权益比率与上述负债比率之和等于1。这两个比率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资产负债比率就越小;反之,则越大,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由于权益比率与上述的负债比率互补,因此一般企业认为,股东权益比率的适宜水平是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