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泉宝剑这个民间传说,99%的人竟然不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在龙泉民间有很多欧冶子铸剑的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于“龙渊”剑的诞生过程,《越绝书》中有“楚王见剑”的记载: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水,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乃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

还有一个龙泉宝剑化成龙的民间传说故事,明朝有个诗人叫张韦的有一首叫,《剑化为龙》的诗写道: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成。沉埋方出狱,会合却成龙。李白《古风》诗也是写剑化为龙的: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原本水石物,千锤生精灵。

诗写的是张华与洽棠溪游玩,发现龙泉剑和太阿剑的事。和洽和张华都是晋代人。和洽任汝南候,棠溪地在西平,属和洽管辖。张华是《博物志》一书的编著,《晋书》特为张华立传。和洽与张华交游,二人是知心好友,时常在一起谈文论政,评述世事。和洽是棠溪河之阳铁村人,今为铁方岗村,村西有和桥、和洽墓,村人称和家坟。

和洽和张华不止一次游棠溪山水,看剑城炉火。晋代始,棠溪地设立铁官,专门管理冶铁铸剑。和洽张华游览棠溪,和洽是回到故里,铁官一样热情款待。那一次酒足饭饱,铁官把和洽张华送出宅院,又出棠溪城西门外,青山落日,夕霞璀灿,正值春日,二人酒酣情激,沿溪河之阳,边走边谈。过了金山不远,便是棠溪源头的诸石山,山石峻秀,奇态异姿,刹是好看,而这时,太阳已落下西山,金黄霞霓也渐渐消去。突然,棠棣树下,棠溪岸边,一团大火熊熊,金光万道四射,仔细一看,是地下放出的光芒。张华说,地下有宝;和洽说,光是征兆。于是,当下通报下人挥镐弄镢,地挖三尺,两柄宝剑,银光铮铮,立时现世。

这两柄剑有名,一是龙泉剑,一是泰阿剑,这事件《晋书张华传》中有证。二剑出土,兴许是天赐,两人各佩其一,张华佩龙泉剑,和洽佩泰阿剑。之后的事,张华获罪,可以说他人陷害所至,但终归是有过。所佩龙泉之剑,不知何时,悄然别他而去。和洽做了太常,在魏为官,历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魏王,为政清廉,正直不阿,当朝后世,名声颇嘉。不过,他的泰阿剑也失去了。有一次路过棠溪石桥,太阿自己飞出剑鞘,扑通落入溪水。正好,那柄龙泉不知何故也在水中,二剑相逢,只在瞬间,化作两条青龙,跳出水面,腾空而起便没有踪影。

这便是张韦和李白的诗文中述说的事件,剑可化龙。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更神奇,龙泉秦溪山有井七口,排列形状如北斗七星。井中寒泉清冽见底,欧冶子在这里炼剑,汲水淬剑,当第一对雌雄剑制成时,忽然化作两道金光如龙凤翱翔天际。后来龙泉剑上铭刻北斗七星和龙凤图案,所以龙泉剑又称作七星剑或七星龙凤剑。后人有诗赞曰:“为赋龙泉古剑篇,青锋三尺展奇观。威光凛凛七星耀,烈气森森六月寒。斩铁验锋瓜两破,跃身试韧一弓弯。云中欧冶应含笑,淬铸奇技后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