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儿时,你是否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做的不好,令父母、继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感到失望,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使他们高兴?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责任使父母感到高兴?是否在自己快乐的时候感到羞耻?你是否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而厌恶自己?是否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你手否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被指责?你是否在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被操纵的木偶?前一分钟受到赞赏后一分钟就被人厌弃?因为父亲或者母亲的行为没道理而感觉自己“疯了”?怀疑自己的直觉、判断或者记忆,觉得自己一定是忘记或者误解什么?你是否觉得与父母在一起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警惕,父母的此行为永远无法预测?

这是一本写给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书,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你不必去对号入座去纠结、怀疑自己是不是边缘性人格障碍,重点是你如何通过本书找到一点对自己有帮助的就足够了。

就像抑郁这个词,我们每个人在某个时期都有抑郁的情绪,但不代表就是医学上的抑郁症。所以不要被一些名词吓到自己,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达到更好的疗愈效果。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关注两个部分:理解和改变。

如何理解具有边缘性人格特征的父母?如何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如何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拆除很久以来为了自我保护而形成的防御呢?如何学习看到别人的长处,开始创建美好的生活呢?

这本书帮你探索可能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出可能的改变。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很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 ,边缘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不确定,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有时表现得非常得完全正常、非常理性;有时候就会爆发,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

早期著名的好莱坞明星琼.克劳馥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她在公众场合与养女表现得亲密无间,但是在私生活中经常情绪失控,并对女儿各种方式的虐待。女儿成年后出版了《亲爱的妈咪》一书并改编为同名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琼.克劳馥不为人知的一面。

1,疯狂的拒绝真实的感受,感觉到被抛弃或拒绝。

边缘性人格通常自我认知能力很差,他们需要通过其他人的存在来体验自己的价值。他们及其害怕独处,独处经常会让他们感觉到绝望,他们一直试图回避被抛弃或者拒绝的感觉。

2,人际关系不稳定,对他人的感情总在极端的爱与恨之间摇摆

边缘性人格总是习惯给人贴标签,他们并不能同时感受两种情绪,也不能很好的去看人的优点与缺点,非黑即白。对方不是天使就是恶魔,他们看子女要不就十全十美,要么就一无是处。前一秒你是可以信赖的人,后一秒你就是天下最坏的大骗子,他们总是处在极端的情感分裂的体验中。

3,不能够定义自己,不能描述自己的喜好,自我不稳定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经常反复无常、优柔寡断,善变。他们经常改变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价值观。

4,冲动、冒失,存在滥用药物、暴饮暴食、酗酒、挥霍无度、飙车、性滥交、偷窃、赌博等危害自身的行为

他们的行为就像一个小孩,想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不管可能的后果。

5,不断企图自杀、威胁自杀或者自我伤害。

边缘性人格喜欢用威胁自杀的手段引起关注。很多失恋的人特别是女孩,用自杀的方式挽留对方,让对方无法离开。

6,情绪多变,情感反应极端,经常反复的突然爆发。

突然的爆发经常让身边的人防不胜防,令人恐惧。

我还记得以前去过一个同学家里,同学说了一句什么话,他爸爸突然就爆发,家具全部摔坏了,还说出很多伤人的话。同学说以及习惯看爸爸的“表演”了,经常如此,不受控。

7,持续性或者经常性地感觉被掏空、内心空虚或虚假

他们经常感觉无聊,他们缺乏支撑自我地核心,缺乏可以依赖的自我意识;他们感觉无法自控,需要依赖他人,并充满受害者情结。

他们习惯在外人面前表现完美,而把因为表现出的缺陷归罪于家人。

8,无法表达或者过度表达愤怒,容易发生肢体行冲突,言辞激烈尖锐或者表现孤僻

边缘性人格障碍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而爆发,而引起愤怒的原因可能仅仅是不起眼的小事:杯子洒水了,衣架歪了等等

他们很容易把愤怒转移到周围人身上。并且拒绝听到,否认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9,间歇性的猜忌、妄想或者感觉不真实

有时候他们表现得走火入魔,短暂的脱离现实或者麻木。他们会无端的猜忌并认为那就是现实

经常听有父母说自己小时候因为找不到东西妈妈认定就是他干 ,还不允许反驳,后来找到之后就会百般掩饰,推卸责任。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过去,就需要找到办法去克服这些情感带来的困扰,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感觉。

重视当下的感觉,比如内疚、过度承担,自我不清、混乱、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察觉是否与过去有关。

比如内疚:父母经常说,我跟你说话总是没有好脸色,你会因此感觉对不起父母,如果态度好点等等。

停下来想想自己应该内疚吗

摆脱内疚感的关键就是要真实的了解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

通过检视自己的过去,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家庭,然后质疑自己过去扮演的角色,家庭的规则,父母的特征,重新开始建立新的关系。

在这些需要自我完善的过程也许很难达到目标,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希望。

打破习惯,迈向改变

学会不断地质疑批判自己的思想,不断挑战自己的错误思维,错误的自我认知。

相信自己

追随自己的直觉,一个在混乱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怀疑自己,事实上你相信自己具有正确判断的能力。

建立和巩固自己的边界

界限是自我与他人的边界,不相信自己的人很难建立自己的边界,边界不清导致自我认知模糊。

设立健康的边界就是学会自我保护。

与侵犯你边界的人学会保持距离:

建立清晰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拥有高自尊,你就可以改变与父母不健康的互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发现亲密关系模式,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良好的亲密关系包括支持、陪伴、耐心、尊重、接受、爱

在关系里学会主动改变,不仅仅依赖对方的改变。当您能够付出,对方一定会给你支持,对方的支持会让你增加信心和勇气。

过去、当下与未来是串联我们生命的线,它们不是独立存在。如果一味的向前走,回避过往的痛,我们很难走向阳光。

了解自己的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向前。

我们需要做的事更好的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受,这才是幸福真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