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学家的故事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1. 根据你所阅读过的五篇数学家的故事,写一篇文章

楼主您好!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

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

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

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

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供害垛轿艹计讹袭番陋,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

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他们何尝没有这样的精神呢!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实,学习数学并不难,数学王子高斯曾有三大秘诀:1.善于观察 2.善于动手 3.善于思考。

其实,只要我们喜爱数学,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如果我们像数学先辈们那样努力,数学一定又能有新的突破! 谢谢楼主。

2. 【数学家的故事200字至300字明天交

高斯是德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虽然他幼时家境贫苦,靠贵族资助才能进入学校学习,但丝毫没能阻挡他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这可难为刚学算术的学生,不少学生开始一步一步相加求和,只有高斯经过思考片刻,在很短时间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就是利用等差级数的对称性,发现这个100个加数里,一头一尾两个数相加都是101.即1+100=101,2+ 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 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就是:101*50=5050.。

3. 数学家的故事200字左右

3.华罗庚 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4. 读《数学家的故事》有感作文

数学是一门多彩的学科,不同类型的数学家,有着不同个性与不同的成功箴言。

对于一个崇尚数学理论的学者(比如Euclid),他可以不在乎现实中的一切,几乎超脱;而对于实践主义者(比如以趣题闻名于世的Samuel Loyd),数学的发明完全是为了实用。数学家Hardy(哈代)说过这种话:“从实用的观点来判断,我的数学生涯的价值等于零。”

他是Euclid型的,而数学科普大师Martin Gardner(我们暂且也把他归为“数学家”)则关心数学的趣味性,他就是Loyd型的——对不同类型数学家来说,数学可以是一片完全未被探明的真理之海,也可以是让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戏水池。为理论而生的人们Euclid、Newton、Hardy等理论派是真理的追逐者,甚至连Hardy的名字,意思都是“艰苦的”——在我看来,他们并非是很好的榜样,Euclid的《几何原本》竟然连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都没有——在他看来,除了理论之外,一切都是多余的。

但他们为真理投入了自己的一生,虽然结果有些可疑,但是毕竟是精神可嘉。纯实用主义者你也许不敢相信,畅销智力玩具的设计人、著名的趣题专家Samuel Loyd拿不出大学文凭,甚至连高中学历都没有!他学习和研究数学仅仅是为了有趣——他没有创造性的观点,但是一道简单的趣题却可以让理论派的数学家们头痛不已——那些理论主义者们的“纯数学研究”,竟不如一个没有文凭的智力玩具设计人的灵机一动!中庸之道Gauss也许是偏理论一点的数学家,但Gauss他的理论似乎也谈得上妇孺皆知。

比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岁的娃娃也不难理解。事实上,Gauss的成就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在数论、非欧几何、微分几何、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以及椭圆函数论等方面均有开创性贡献。

同时,他也十分注重数学的应用,并且在对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似乎找到了中庸之道。一点看法也许,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成为像Euclid那样纯粹的学者,也没有那样的时间去钻研数学趣题——中国的应试教育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必须是平衡的——就像Gauss一样,有时投入纯粹的数学世界,有时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学学Loyd一样放松心情;偶尔也辛苦一下——Euclid们的精神还是不得不学的。

我想这是最符合我们中学生实际情况的解答了。2006年夏新初一暑假作业。

5. 数学家的故事阅读心得(200字)

数学家的小故事阅读心得

我觉得很多数学家在小时就已经崭露了他们对数学异於常人的天分,而且他们往往拥有的不只是天分而已,他们自己对数学也是充满了热忱,或许正因为了天分加热忱在加上后天的努力,使得他们在数学这块领域上面的成就之高往往使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的,不过他们也不会因此而自满,他们往往都是虚怀若谷的,像欧几里得曾经说过:「几何学中没有地王之路!」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很多人在得到成功得到名声后就会开始迷失自己,或是自以为是能够一样谦虚内敛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像牛顿也曾谦虚的说出:「若是我比别人更有远见,只因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且很多的数学家将他们的所学活用於生活中,不像我们很多现代人学习只是死记、死背,也因为如此他们利用精确的计算解开了很多宇宙的奥秘,像是计算行星的轨道面积之类的,而且很多的数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像牛顿、阿基米德,因此在学其他科目时数学的演算也会派上用场的!!而且科学和数学往往是相辅相臣的,很多时候数学的新计算法则、运算符号的出现就是为了要能够应用在科学上。在这些数学家中我最佩服的是阿基米德,并不是因为他用水量黄冠的黄金,而是因为他对数学的认真执著,使他在面对罗马士兵时依然无动於衷,虽然在最后他也因此丧命了,但他的精神仍是令人敬佩啊!!

分给我哦!够200字了吧!你减着写哦!

6. 数学家的小故事400字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

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

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

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

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