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追星当做人生重点的都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很荣幸能够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撒贝宁谈追星?:“追星,其实最终追的还是你自己,你其实是为你自己设置一个生活中理想的人设和状态,你的目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还是你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而现实并不那么完美,你不可能做到如愿以偿,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但是通过追星,你至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构架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你看他,看那个你喜欢的人,看那个目标,看那个样子,那个就是你想要的样子。但最后投射到自己身上,每个追星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像自己的idol一样优秀。”

把追星当作人生重点,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这个问题不可以把它理解成努力像爱豆一样优秀当做自己的人生重点呢?我觉得那些把追星当做人生重点的人,其实心里边儿还是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站在一个闪闪发光的地方。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喜欢TFBOYS。可以愿意为了他们去做很多事情,但最终我还是会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我把努力去见他们当做人生中的一个重点,用这个来激励自己努力生活积极向上。这有什么不对呢?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那种私生饭它不是饭,我觉得那也不叫追星,那是一种极端的占有欲,不能被称作追星。

把追星当成人生重点的人,大多是处于一种不成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状态。

首先,现在的粉圈低龄化很严重,学生就占据了大多数。学生一般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很容易受到他们追随的偶像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读书是一件苦差事,校园生活在他们眼里是枯燥乏味的,身边又尽是长相平凡毫无特色的同学,这时候包装得光鲜亮丽的明星们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俊男美女们纸醉金迷的生活瞬间满足了学生们的所有虚荣心和梦想,这也是为什么说人们常说偶像是用来造梦的。我们常说追星追星,其实追得更多是幻想和现实中无法触及的梦。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诱惑和煽动进而变得疯狂。

其次,追星的不只是还未成熟的学生,也不乏一些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追星当成生活的全部的成年人,大名鼎鼎的杨丽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类人一般已经完全歪曲了追星的含义,妄想把遥不可及的明星抓在自己手中。明星的存在本是传递正能量、鼓舞粉丝前进、让粉丝一步步变得更优秀,但在一些疯狂的人眼里明星变成了自己私人物品,进而做出偷窥明星行程、插手明星事业、在网上到处给明星拉架、稍有不顺脱粉回踩等等惊人的举动,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最后想说,追星不是什么坏事,明星是照亮我们平凡生活的一道光,它可以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但追星一旦过度,超出了它本身的定义,追星就变味了。

追星,

到底追的是什么?

追的,

是一种充满光环的影响力,

还是对方身上,某一种美好的品质?

说到底,

追的都是,你心里很想要,

自己却没发展出来,对方却有的东西,

所以,

这时候,就把自己没有活出来,却很想要的部分,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也就是说,无意识的把对方,当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所以,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收回投射,把自己想要东部分,真正的活出来。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很好——见贤思齐,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星的正确是打开方式。

因为TA的偶像可能是TA唯一的光

提到追星,很多人很反感,但如果细细了解追星的男孩或者女孩,你会发现,TA们蛮可爱的。

至于把追当作人生重点的,第一,心智尚未成熟。很多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可爱,会把追星当作全部。对于这类小可爱,我的建议是多读书多学习,自己先优秀起来,不要丢偶像的脸。

蔡PD真好帅

第二,正在经历的人生里,TA的偶像可能是TA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很多很多人追星,是因为人品以及偶像带给自己的支撑的力量。这个,不追星的人可能难以理解,但追星的人,肯定能理解。

朱一龙好正

第三,追星的TA们其实很可爱的,TA们会自学文案,修图,剪辑,反黑,控评等等,这种因为喜欢而自学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成为一技之长呀

热巴我太可了

最后,任何一家粉丝其实都是正常人,只要你没骂过TA正主。追星快乐就行,当成人生重点家人支持就行,快乐就完事辽

追星就是一种心灵和 情感 上的寄托吧。

不太明白问题中的“人生重点”指的是有多重,才能叫做人生重点。

在周末,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用自己的零花钱或者自己赚的钱去追星的人我个人觉得是没什么问题的。

她们可能不会去注重吃穿,也不去攀比买什么大牌,赚的钱可能都拿去追星了,如果这样叫做人生重点的话,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追星不过就是一种爱好。

这根喜欢打 游戏 去充 游戏 币买装备;喜欢看球买票去现场看球赛没什么不同。

也有人花一个月的工资去充 游戏 币,去买球赛的门票,去问问这些人的心理是什么,无非就是喜欢两个字而已。

人生重点这个词用得太重。人每个阶段的重点都应该不一样,甚至每年的重点都可能不一样。今年我的重点是学习,明年可能就是赚钱了。

不管是否把追星当做人生重点,心理其实都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喜欢!

喜欢的够多,就追的狠,时间长,喜欢的不够多,就追的少,时间短。

打 游戏 打得好可以成为职业选手,看球赛看的专业也可以成为解说员。

追星追的好也一样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喜欢,开心就好。

追星使人进步,追星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追星使人有了精神寄托。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理智追星的基础上。

很多人为了追星,为了离明星更进一步,努力提升自己,学习各种技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甚至有人最后跟自己追的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这些是值得去鼓励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追星,失去了自我,放弃学业,放弃工作,明星到哪我到哪,只为见明星一面。

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他们梦想着可能有一天会和明星产生交集,成为他们的男女朋友什么的。

把追星当成人生重点没有错,但也不要因此而将自己的人生过的一踏糊涂。

好的追星状态,自然是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他们一起成长。

有些人就是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有一部分的人会把偶像当成榜样来效仿。

心理解析一:一个孩子在6~18个月的时候,偶尔照镜子,突然发现镜子里的那个形象十分完美和统一,能自如协调的做各种动作,他就被这个形象深深的迷住了,渴望自己也能像镜子里的那个人一样完美!他并不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他本人,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感觉是破碎的。

心理分析二:当时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是那么无力,不协调,而他发现(想象中)镜子里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完整,协调,因而被自己认为的那个形象深深吸引了。这就产生了一个想象虚幻的自我。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成年,我们会对一个人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认同,迷恋,就是因为想象。

心理解析四:父母的不当态度,孩子分化为自卑和自大。自卑的孩子就成了追星大军。因为偶像距离我们远,所以我们可以产生无限的想象,就像我们在小时候第一次照镜子,对镜子里的形象无限的想象美好一样。因为不用验证,所以我们对想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它当作真实,当作自己。

心理解析五: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是把明星,偶像当作理想的自己去崇拜和追逐,但是还有另一种追星,就是心理圈,学术圈,会把一些大师当作理想的自我去追逐。凡是对别人那种狂热的,不假思索的崇拜,痴迷,模仿,都是自卑的表现,是自体不够强大的体现!追星,必定带有很强烈的想象。

心理解析六:生活中处处可见没有自我的人:喜欢和有权势的人在一起,喜欢和漂亮的人在一起,喜欢和有名望,有才华的人在一起,喜欢和比我们强的人在一起……因为自体太弱小,必须紧紧的靠近那些强大有优势的人,似乎这样才有了安全感,似乎这样自己也就好了,拿别人的光照亮自己。

心理解析七:一个人没有自我,自体很弱小,总想靠着一个完美的权威,大师,偶像,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追逐,因为和他们有一张合影,一个签名,握过一次手,吃过一顿饭,仿佛这就把对方装进了自己的人格内部,仿佛自己就强大了,完美了。可是一离开对方,自己依然是渺小的。

心理解析八:有谁愿意让自己的生命被别人掌控?谁愿意将自己的灵魂交付他人?估计没人愿意。可是当我们疯狂追逐某个明星偶像,某个大师,有谁想过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无论你有多崇拜一个人,无论你靠得多近,偶像还是他(她)自己,而你终究也只能是你,无论你愿不愿意。

我觉得追星没有错,但得有个度,我也喜欢追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问“你喜欢哪个明星”“明星有什么好追的”,凡是真正追过星的都知道我为什么要追星。可能老师也会说,禁止我们追星,会影响成绩,凡事有利有弊,利:他会激发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向上 ,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带给我们正能量。弊:可能很多人为了见一面自己的爱豆,逃课,放弃学业。明星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这也需要明星来引导,带他们走上正轨。在这里呼吁大家不要盲目追星,要理智追星,最好要追正能量的明星。做互相督促进步的伙伴

你好,我是【天天小清新】,一个专注 娱乐 领域的小博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现在这个泛 娱乐 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信息,拥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能过度沉迷。

偶像崇拜的悲剧

很多人都知道过女孩杨某的追星故事:兰州女孩杨丽娟是个28岁的女孩,一直视刘德华为自己的偶像,房间里贴满了刘德华的海报,女孩苦追12年,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为了此时更是让家里雪上加霜,后来父亲为了能给女儿筹钱去香港见刘德华,做出来卖肾的决定。但是在女儿参加刘德华等我歌友会时,父亲选择了自杀,杨丽娟父亲在遗书中写道,自己年老体弱又无钱,已经无力照料妻女。

追星被骗自杀

只有18岁女孩小胡得了脑干肿瘤被迫休学,父亲也抛弃了她和母亲。为了平复女儿心情,母亲默许了她来上海疯狂追星。在此期间,小胡认识了叶某,叶某说她可以搞到小胡偶像生日见面会门票。小胡果断交了钱还拉了不少人,叶某总共收取了十八万票钱。但到了生日会当天,叶某携款失踪了,粉丝都找上了小胡,情绪崩溃的她吞下数十粒安眠药自杀,经紧急洗胃捡回了命。叶某被捕后交代她自己追星欠了很多债,18万早已被挥霍一空。最终,叶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这些疯狂追星的背后可能是从小内心的一些 情感 缺失造成的,所以也提醒着我们要认真理性对待。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个人解答,欢迎大家点评,发表不同意见,感谢。

因为他们也幻想有一天能做和她们一样的明星,一般女的很喜欢一个男爱豆,基本上就是想嫁给他。女的一般很喜欢女的,是因为想像她一样,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她那样的明星,女的喜欢男的,100%是因为她想嫁给那个男明星!

一般正常人只会把追星当成重点的,最多只会几个月这个样子,因为人还是要好好上班自己养活自己,学习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把追星当成人生重点,在未来的很久一段时间都是这个样子的话,她就是有幻想症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她的生活!就像有一个女的非刘德华不嫁,逼的她老爸自尽了,后来老爸去世后,她靠着低保和居委会帮忙找的工作才活下来!这样的人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你自己都不够好的情况下,就算见到你的偶像也不能怎么样,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可以学习能不断进步,每个人都希望遇见一个更好的对方。自己那么差劲还想让爱豆娶你吗!所以劝这类型人早日看开。

还有一种是把爱豆当成自己的一个目标,未来一定要成为她那样的人,这类人付出实际行动,不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就像魏大勋从2006年就喜欢杨幂,那个时候他才17岁,他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戏,终于在 娱乐 圈有了一席之地!这类型人追星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