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过秦论中的句子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 过秦论重点背诵的句子

重点句: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资料合集:/s/guoqinlun/

2. 《读完过秦论我想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西汉,贾谊,一句话,秦之过。

当秦始皇站在自已宏伟的宫殿前,看着坚固的城墙倒塌的一瞬间,他会怎么想?是悲哀自己的帝业,还是悲哀自己未施仁义?一切无从知晓。

霸业的毁灭,国人的辱骂,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的暴政。可这真的怨他吗?

从“南取百越之地”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到“受天下直兵,铸以金人十二”,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到“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率陈利兵而谁何。”

他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秦王朝的安定?难道不是为了秦国几百万的百姓的安居乐业吗?

是的,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却是这样。

如果始皇不这么做,那么秦国就不会强大;如果秦国不强,那么这几百万的百姓只能遭遇战乱,每日受留离失所,失去亲人之苦。

虽然始皇的“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让国人怨声载道。但我们设想,如果没有始皇的统一全国,人民在战乱中苟且偷生,他们的怨声会比这小吗?我想,不会。

秦始皇是爱自己的子民的,只是他爱错了方式罢了。

颁布法令,按亩征税;统一法律、货币、车轨、度量衡和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击匈奴,定百越,戍五岭。

这一切的一切也是他所为,到底是功?还是过?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一句话论始皇的功与过,似乎太过于绝对。

他,或许也是被自己的帝王之位所逼罢。

我手中的书,被风吹到始皇的那一页:

“秦始皇,即赢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建立者。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之过,究竟谁之过?始皇吗?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以《过秦论》为素材写300字的议论文

秦朝从边陲小国一跃而起成为统一中国、建立庞大的东方帝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瞬间毁灭,其原因何在呢?我想应当是秦国的强硬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下人民早受到极大的剥削。承受着无数的兵役劳役和苛捐杂税,生活难以维继,而连年的劳役巨大的工程市人民备受煎熬,死亡率很高,长城、阿房宫、兵马俑以及离宫别院的修建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低于人民的关怀太少。

相比于汉朝,建国前七十年都是休养生息的,可是秦朝短短十五年却大兴土木,经过战国的人民不得安宁,所以就只有反抗了。一呼百应,秦朝的灭亡就成为了必然。

4. 贾谊在过秦论中以什么句子之语断尽通篇文字

《过秦论》”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