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常识手抄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四年级科学作业常识
四年级科学作业常识 1.四年级(上册)科学小知识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知识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2.四年级(上册)科学小知识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知识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

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3.四年级科学知识有哪些
一、《天气》单元

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3.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4.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6.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如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

9.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风向和风速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0.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雾、霜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记一记书本13页降水量等级表)

1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12.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会用图画来表示各种天气中云量的多少,在书本P14)

13.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卷
4.求科学常识题越多越好
科学常识习题 单项选择题1.保护环境的目的是( ).A.减少污染 B.维持生态平衡C.保护动植物 D.美化人类居住环境2.“绿色革命”是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切新技术革命,它兴起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中期3.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4.下列哪些不是爱迪生的发明( ).A.电磁感应定律 B.唱筒型留声机C.蓄电池 D.声波分析谐振器5.“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A.人有悲欢离合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6.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中,普遍用塑料门窗代替木制门窗和金属门窗, *** 也对此大力提倡,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 ).A.金属门窗价格昂贵 B.塑料门窗成本最低C.使用塑料门窗的建设商可以享受减免税 D.使用塑料门窗有利于保护非再生性资源7.我国现有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是(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纵横图》 D.《孙子算经》8.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 ).A.太阳光太强 B.南极太冷C.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 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9.20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的另一项发明是( ).A.航天飞机 B.宇宙飞船 C.光导纤维 D.激光器10.海洋技术有两个标志技术是( ).A.海水淡化和远洋捕捞 B.海上采油和海水淡化C.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D.深海挖掘和海水养殖11.通常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领域,这六大高技术的前导是( ).A.通信技术 B.信息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生物技术12.传说中的“鬼火”现象其实是人体内的一种元素在氧化过程中,部分的反应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所致.这种人体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磷 D.钾13.下面四种颜色中哪种颜色的光波最长?( ).A.蓝 B.绿 C.黄 D.红14.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是( ).A.莱特兄弟 B.瓦特 C.西科斯基 D.法拉第15.1994年3月,国务院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是( ).A.《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 B.《中国21世纪议程》C.《中国新世纪发展与规划议程》 D.《中国新世纪发展议程》16.21世纪技术的支柱将是( ).A.新能源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空间技术 D.信息技术17.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和工程的前沿技术,目前公认的技术领域包括( ).A.六大领域 B.八大领域 C.四大领域 D.七大领域18.环境保护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防止污染和( ).A.保护珍稀生物 B.保护自然 C.治理污染 D.净化空气19.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叫做( ).A.生态极限 B.生态阀值 C.生态国限 D.极限生态值20.空间技术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航天飞机和( ).A.卫星通信 B.测控技术 C.永久太空站 D.回收技术参 考 答 案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A 5.B 6.D 7.B 8.C 9.D 10.C11.B 12.C 13.D 14.C 15.A 16.B 17.A 18.B 19.C 20.C。
5.科学小常识四年级20个字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6.身边的科学知识四年级作文快快快快快快快
1.吃药的时候,不要用茶水送药,因为茶会和药物发生中和作用,降低药性。

2。发烧时喝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和降低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3。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4。儿童空腹的时候不要吃糖,因为在空腹时会影响他们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

5。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响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6。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重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用真空包装。

7。鱼鳔内的气体重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8。做镘头时加些纯碱重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9。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10。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11。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2。铝壶上的水垢(重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7.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
科学知识的文章:体形稍大的蜜蜂总喜欢停留在一些温度较高的花朵上以此来提高体温,蜜蜂能够通过识别花朵的颜色来寻找温度更高的花朵.这是英国研究人员的新发现.据印度尼西亚《罗盘报》日前报道,以前,人们认为蜜蜂喜欢选择有更多花蜜和花粉的花朵.英国研究人员的这一新发现表明,蜜蜂需要呆在表面温度较高的花朵上来提高自身的温度,而这并不需要消耗蜜蜂的卡路里.英国剑桥大学的拉尔斯和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说:“其原理就像是我们喝了一杯热水或者冷水.” 拉尔斯认为,如果周围的温度太低的话,身体会消耗热水所带来的能量,而不需要动用身体存储的能量.他说,如果周围的温度太低的话,蜜蜂需要将体温提高到30摄氏度左右才可以飞行,而停留在表面温度较高的花朵上,它们就可以不通过消耗身体的能量来提高体温.为了验证蜜蜂是否通过识别花朵的颜色来判断花朵的表面温度,研究人员使用人造花朵对一种BOMBUS TERRESTRIS的大型蜜蜂进行了实验.实验室中,研究人员放了紫色和粉色的人造花各4朵,在第一次实验中,紫色的花朵被涂了温度较高的花蜜,这时有58%的蜜蜂停留在紫色花朵上.第二次实验,粉色的花朵被涂了温度较高的花蜜,大约62%的蜜蜂停留在上面.拉尔斯说:“如果我们不在有较高温度花蜜的花朵颜色上给蜜蜂暗示的话,蜜蜂肯定会选择错的.花朵的颜色是可以看到的,找到有较高温度花蜜的蜜蜂看到花朵的颜色后就认为这种颜色的花朵的表面温度是比较高的.” 研究人员相信,这是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形式,花朵和蜜蜂形成了互利关系.拉尔斯说,大约有80%的花朵表面细胞结构是圆锥形的,目前,科学家仍然不清楚这种细胞结构的作用,不过拉尔斯认为这使花朵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光从而使花朵的表面温度更高,可以吸引更多像蜜蜂这样的花粉传播者.。
8.四年级——科学——电的知识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

《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

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

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

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

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洛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

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

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放电,就是使带电的物体不带电。

放电: 放电并不是消灭了电荷,而是引起了电荷的转移,正负电荷抵消,使物体不显电性。 雷电:在我们的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地球大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大气对流运动现象,其中有一部分大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水气云团。

作高速对流运动的水气云团,作切割地球地磁场运动,水气云团从而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在水气云团的两端形成巨大的带正、负电荷水气云团积电层,巨大的带正、负电荷水气云团积电层,受大气对流的冲击,异种水气云团积电层在空中相遇,从而产生巨大的电荷放电现象,形成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雷电一般产生于旺盛的雨季,伴有强烈的剧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雷电产生的自然条件是:热带大气云团,向东、或向西作高速运动,才能产生雷电现象。作高速运动的寒带大气云团,不可能产生雷电;向南、或北作高速运动的大气云团,也不可能产生雷电。

雷电产生的物理条件是: 1、产生雷电的大气层是一个以水为溶剂与其它溶于水的微量物质为溶质组成的水溶液与气溶胶的混合体的水气云团,以及包围水气云团的绝缘空气组成。 在水气云团中的水溶液与气溶胶的混合体内,存在着微量的酸、碱、盐等物质,这些酸、碱、盐等物质在水气中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这些正、负离子为雷电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电荷源。

2、水气云团在巨大的空气气流的推动下,需作切割地球磁场运动,从而水气云团中的大量的游离正、负离子则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向水气云团的两端聚集,形成巨大电荷体。 水气云团在巨大的空气气流的推动下,可能向上、向下、向东、向西、向北、向南等方向运动,只有当水气云团有向上、向下、向东、向西作高速运动时,高速运动的水气云团才作切割地球磁场的运动,水气云团中的大量的游离正、负离子则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向水气云团的两端聚集,当巨大的水气云团在高速切割地球磁场。
9.身边的科学知识四年级作文快快快快快快快
1.吃药的时候,不要用茶水送药,因为茶会和药物发生中和作用,降低药性。

2。发烧时喝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和降低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3。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4。儿童空腹的时候不要吃糖,因为在空腹时会影响他们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5。

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响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6。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重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用真空包装。 7。

鱼鳔内的气体重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8。做镘头时加些纯碱重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9。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10。

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11。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2。铝壶上的水垢(重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