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4

肺炎球菌疫苗的研究历程和进展


1880年,Sternberg和Pasteur首次分离出肺炎球菌,预见到预防接种可能对抗肺炎球菌感染,但直到1911年才开始尝试全菌体疫苗。1914年,南非金矿工人的大叶性肺炎流行,促使使用加热死菌体进行免疫,但效果不佳,免疫效果的争论持续到1939年磺胺药出现。1937年的报告表明,早期婴儿对多糖抗原反应不足,导致全菌体疫苗逐渐被淘汰。


1927年,荚膜多糖疫苗被发现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1930年,证实了荚膜多糖对人的免疫原性,随后的研究证实了特异性荚膜多糖疫苗的可行性。1938年的现场试验虽显示4价PNCPS疫苗接种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技术限制,结论尚不确凿。1945年,4价PNCPS疫苗的效果得到了明确肯定,疫苗中的特定型别肺炎球菌能显著降低发病率,证明了特异性免疫保护。


1947年,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1、2和3型PNCPS疫苗研究显示,免疫效果显著降低菌血症和非菌血症病数。6价及多至14价的疫苗在减少抗原间干扰和副反应方面表现出潜力,但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这些疫苗的应用受限。直到1978年,14价PNCPS疫苗在美国上市,涵盖多种菌型。1983年,23价PNCPS疫苗上市,包括更多菌型,且被各国药典收录。


23价PNCPS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预防耐药菌株感染有效。然而,老年人再次接种的安全性仍有争议,但研究表明,适当接种是安全的,尤其在结合蛋白疫苗的研发中,如11价结合疫苗,考虑了流行菌型和耐药菌型。尽管疫苗的免疫原性存在不足,如对2岁以下儿童的保护有限,但结合蛋白疫苗的研究正在改善这一情况,期待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扩展资料

肺炎球菌是导致婴儿、儿童和老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23价多糖疫苗对大多数成人和5岁以上儿童有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但对2岁以下儿童无保护作用。对于这组高危人群,结合疫苗能有效预防侵袭性疾病。然而,这种保护作用仅限于预防几个型的肺炎球菌,血清型替换而导致的疫苗无效令人担扰。几种肺炎球菌表面蛋白因其血清型非依赖性而有望成为候选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