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医教你温肺复气化痰湿!甘草干姜汤温暖全身止鼻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陈懿琳(叶蔻Echo)(歌手、合格中医师)】

喝下甘草干姜汤,全身暖了,鼻水不流了

举凡课本上所提到的条文、所形容的症状及用药,我都逐一去体会、学习应用。其中,由东汉张仲景撰写的《金匮要略》第七章<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所提到肺中冷的症状及用药,让我感触最深,文字如下: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首先,让我们从「吐涎沫」开始认识中医,《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是泪、汗、涎、涕、唾,五种人体分泌物或排泄物的统称,分别由五脏所化生,我们将之称为「五脏化五液」。 在这里,吐涎沫是呕吐涎水清沫的意思,指的也就是五脏代谢失常的分泌物,因身体内水饮(编按: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阻滞所致,它们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脾脏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是多涎(口水),而肺脏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则是多流涕。 中医认为,「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溼积聚过多就会变成「饮」,饮聚集久了,慢慢会变化成「痰」;清稀的称为「饮」,较为浓浊的称「痰」。 根据《金匮要略》记载,「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水饮的主要病根就是寒冷,须以甘草干姜汤温阳化饮、温肺复气,就是用比较温热的药来化开水饮,恢复肺部的元气,但要注意病情变化──「喝了之后是否会口渴?」,若喝下汤药会发热、口渴,就不能用此药,必须再观察患者体内的寒热及津液的变化,并且依其症状分配寒热药物的比例来改善。 在反复推敲的思考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症状与此条文相似,是肺中冷的症状,故以甘草干姜汤(又名二神汤)来调理身体。 凡事总要试试看才知道,我的思维到底对不对,与书上所讲的是否符合,所谓「神农尝百草」,而有《神农本草经》,我也要亲自实际试试看,才能体会其功效所在。甘草、干姜,是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东西。甘草的性味甘,生用甘平、炙用甘温,因能调和诸药,而有「国老」之称。干姜性味辛温,可以温暖脾胃虚寒,温散肺寒、化痰饮。【陈懿琳(叶蔻Echo)(歌手、合格中医师)】

喝下甘草干姜汤,全身暖了,鼻水不流了

举凡课本上所提到的条文、所形容的症状及用药,我都逐一去体会、学习应用。其中,由东汉张仲景撰写的《金匮要略》第七章<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所提到肺中冷的症状及用药,让我感触最深,文字如下: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首先,让我们从「吐涎沫」开始认识中医,《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是泪、汗、涎、涕、唾,五种人体分泌物或排泄物的统称,分别由五脏所化生,我们将之称为「五脏化五液」。 在这里,吐涎沫是呕吐涎水清沫的意思,指的也就是五脏代谢失常的分泌物,因身体内水饮(编按: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阻滞所致,它们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脾脏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是多涎(口水),而肺脏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则是多流涕。 中医认为,「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溼积聚过多就会变成「饮」,饮聚集久了,慢慢会变化成「痰」;清稀的称为「饮」,较为浓浊的称「痰」。 根据《金匮要略》记载,「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水饮的主要病根就是寒冷,须以甘草干姜汤温阳化饮、温肺复气,就是用比较温热的药来化开水饮,恢复肺部的元气,但要注意病情变化──「喝了之后是否会口渴?」,若喝下汤药会发热、口渴,就不能用此药,必须再观察患者体内的寒热及津液的变化,并且依其症状分配寒热药物的比例来改善。 在反复推敲的思考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症状与此条文相似,是肺中冷的症状,故以甘草干姜汤(又名二神汤)来调理身体。 凡事总要试试看才知道,我的思维到底对不对,与书上所讲的是否符合,所谓「神农尝百草」,而有《神农本草经》,我也要亲自实际试试看,才能体会其功效所在。甘草、干姜,是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东西。甘草的性味甘,生用甘平、炙用甘温,因能调和诸药,而有「国老」之称。干姜性味辛温,可以温暖脾胃虚寒,温散肺寒、化痰饮。于是,我去菜市场买老姜,用大菜刀拍一拍,拍到稍微碎裂即可,然后再抓一小把甘草,放入沸水煮约十五分钟,等味道出来了,就倒一杯来喝,心里满是好奇:「喝下去是什么样的感觉?」。虽然从来没试过,但「甘草」、「干姜」这两味药物平常也吃过,所以更加好奇它的味道。 我鼓起勇气、一口接一口的喝下去,此时的感受真的很奇妙──从咽喉慢慢的咽下,渐渐的感受到整个胃及胸腔都暖和了,鼻水竟然也止住了,突然间莫名感动。 ▼干姜加甘草,能强化胃肠机能。 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此次体验感受非常震撼。甘草、干姜,这两味药物,竟然能立刻改善身体的症状,大医家(医圣张仲景)的智慧着实令人佩服。不仅学识渊博,还写出如此深奥的医书,让后人学习,令我赞叹万分与感动。 此条文在临床上给予我许多用药的警惕,现在一般人吃东西都是寒热不拘(喜好冰品凉饮、冷食、辛辣物、炸物),饮食没有节制且生活作息不规律,再加上情绪的波动及气候环境因素等,因此身体寒热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更要经常注意才行。 正所谓「有是症用是药」,每次在为患者看诊时,我也一定会事先询问患者吃药的情形,或是会不会觉得口渴等问题,因为注意患者身体寒热的变化,在病情的掌握上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摘自《学中医,救自己》/陈懿琳(叶蔻Echo)(歌手、合格中医师)/大是文化